台岛资讯

台湾布政使司衙门

时间:2006-10-08 14:08   来源:

  衙署在我国古代是地方行政中心,象征着最高政府的一种威严,在普通老百姓的眼中,衙署里庄严肃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台湾从清康熙年间的一府三县,逐渐发展到光绪年间的三府十一县外加一个直隶州,说明了清政府对台湾的开发与管理日益加强,也表明了台湾在赴台拓垦的大陆移民及当地少数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生产经济的日益繁荣和社会秩序的日益规范。由于台湾对于清政府的地位日趋重要,所以,象征着清政府对台湾实施全面管理的衙署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所设立的州、府、县均由官府衙门司政,如清康熙25年(1686年)前后设立的台南府巡道署、由明郑后期的承天府改建的台湾府署(曾是代表清政府治理台湾两百年有余的台湾行政中心)等,其中台湾巡抚刘明传在台北所建的巡抚衙门、布政使司衙门及筹防局等规模最为宏大,同时也是台湾衙署在近代史中最受重视的地方所在。
 
  甲午风云之后,台湾落入了日本侵略者的魔掌。在日本帝国主义践踏台湾的50多年里,不光台湾人民饱受日寇的欺辱与迫害,就连象征清政府对台湾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各级地方衙署也几乎被损毁殆尽,致使台湾原有的古代衙署建筑几乎荡然无存。现在,仍能在台湾各地看到散落在乡间院落间的旧时衙署的遗址与遗物,惟有台北的布政使司衙门因先后做过日本侵略者的总督办公处和兵营,才“幸免于难”未被毁掉,终于在日本宣布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刻留存了下来,成为台湾现存惟一的古代衙门建筑。
 
  位于台北市古亭区南海路台北植物园内西侧的台湾布政使司衙门,建于清光绪年间。在当时,布政使司是负责对全台湾的钱粮、兵马及赋税等进行核对管理的衙署(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门),现有的衙门建筑只是当年衙门署下的筹防局建筑的一部分。其原址原在台北市中山堂附近,曾因城市建设原因而面临被拆除的厄运,但台湾人民精心保留了这一古迹,将布政使司衙门的大堂及部分厢房移至现在的位置。如今的布政使司衙门经过修缮,面貌簇新,成为了文物馆,馆内陈列了许多的图片、文物及相关的文字资料,详细展示了中国历代官场体系在台湾行使权力的沿革过程。
 
  布政使司衙门坐西朝东略偏北,它格局方正,室内宽敞,展现出从前官场的威严与气魄。整体为三进式七开间建筑,第一进为头门,中央辟三门,共有六扇门,是有官阶的官员进出的主要门户;第二进为仪门,是让访客下轿及整理仪容的地方;第三进为大堂,是官员办公论断的地方。布政使司衙门的正立面开了四扇石雕的竹节窗,窗条的数目都是三,因为三是奇数,即取“奇”与“吉”的谐音,含有祈福之意;正门两侧的壁面为木质构造,其造型模仿人体的头、身、腰、裙、脚等5个部分,正门的两侧各有一座石雕的抱鼓石,上段朝外的一面均雕成外凸的螺纹线条,朝内的一面则是左雕龙、右雕虎,正应和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位序观念,屋脊采用燕尾式翘脊,从中央缓缓地向两端扬起,极具庄严大方的美感,体现了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传统建筑的鲜明特色。
 
  现在的布政使司衙门其功能虽然早已由政治方面的作用转变为历史文化的作用,但其本身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却早已超出了它现在的实际功用。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赵颐柳)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