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军民的英勇抗战(上)
时间:2001-04-10 17:08 来源:
日军夺得台北彰化后,大规模南进,谋取台南。同时在海上集结兵力,配合陆军进攻,水陆并进,夹击台南。
抵御日军南犯
早在9月中旬,日军就在台北东瀛书院成立了南进军司令部,统一筹划进攻台南事宜。日军南进军的总兵力约4万人,其作战部署是:以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近卫师团主力约1.5万人,从彰化南下,经嘉义,由陆路直扑台南。由辽东半岛调来的第二师团主力约2.5万余人,在师团长乃木中将的率领下,由海路进攻台南。第二师团主力兵分两路:其第四混成旅团主力约1.3万余人,在旅团长伏见率领下,于嘉义西部布袋嘴港登陆,沿海边直扑台南前侧;其第三旅团主力约1.3万人,由山口少将率领,在枋寮登陆,经凤山(今高雄县)向台南后背进击。海军配合陆军攻击安平、打狗等重要港口。
10月1日,日军近卫师团攻击肖三发的队伍。肖三发率众力战,身负重伤。徐骧和简精华率义军鼎力相助,相持数日,最后义军弹尽粮绝,被迫后退。日军遂兵分三路南进。
5日,王德标所部义军在西螺溪、中浮洲等处迎击日军,接战不久,即经尧平退至斗六镇。6日晨,日军进犯西螺镇,义军廖三聘在镇内坚持抵抗,与日军展开巷战。日军纵火围攻,义军败退,西螺镇失陷。7日,日军相继占领斗南镇、土库庄,并向斗六镇发起攻击。义军兵单,主动撤退,斗六镇也于当日失陷,义军各部撤至大莆林。8日,日军乘胜攻击大莆林。义军分路御敌,日军付出了很大代价,近卫师团第二旅团长山根少将身负重伤,不久死去。义军力量单薄,日军再次攻陷大莆林,直指嘉义。
此时,刘永福兵力不但处在绝对的劣势,且粮饷已经极为匮乏。当时台南的经济远不如台北经济发达,而且刘永福的兵饷一直由台北拨给。台北失陷后,这一饷源已经断绝。加之台南地区的士绅纷纷携资产内渡,筹集粮饷已成无米之炊。军队无粮饷,随时可能瓦解。在外无援兵、内无粮饷的情况下,刘永福向日军提出,在保证不得加罪残害人民及所部兵勇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议和停战。但遭到日军拒绝。日军在回信中要求他到日舰会商,刘永福恐一去凶多吉少,未敢成行。
嘉义地雷战
彰化沦陷后,抗战前线形势日趋不利。刘永福命令王德标率七星队守卫位于彰化以南81公里、台南北部的重要据点嘉义城。
嘉义处于丘陵地区,盛产大米、甘蔗、水果,东部有阿里山的丰富森林资源,县城工商业相当发达。嘉义县是操客家方言的居民集中的地方,民风朴实强悍。日军南犯,当地爱国者林昆岗号召乡里,组织起一支千余人的抗日义军,准备与敌人血战到底。
10月上旬,日军从海路攻台南,牵制刘永福部,陆路南逼嘉义。
在日军到来之前,王德标同徐骧、林义成等商议,日军来势凶猛,无法硬拼,决计巧设地雷阵,以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他们事先在城外营中埋下众多地雷,搞好伪装,安排停当,撤进城内。徐骧、林义成率部分义军埋伏营地两侧。当晚日军到来时,义军放了一阵枪,佯装败退入城。日军以为义军退走,即占据义军营地宿营。
深夜,王德标派人潜入营地,点燃地雷药线,各处地雷连续爆炸,炸死、炸伤口军700多人,义军大胜。日军仓皇撤退,王德标率部出击,沿途伏兵又给敌以重大杀伤。
10月9日,被激怒的日军集中炮火猛轰嘉义城,并集中兵力向嘉义城发动总攻,濒临嘉义城下。
正当嘉义保卫战激烈进行时,日本南进军司令官高岛丙之助由基隆到达澎湖,部署近卫师团和第二师团水陆合攻台南。
10日,近卫师团由嘉义向台南进犯,第四旅团在布袋嘴登陆。11日,第三旅团在枋寮登陆,海军同时出动6艘军舰进攻打狗港。
12日,日军用大炮轰塌嘉义城墙。徐骧登上城楼,持刀指挥作战。总兵柏正才、守备王德标、义军首领简精华父子均率部力战,双方伤亡惨重。义军首领柏正才、刘步升、杨文豹等壮烈牺牲。午后,日军攻破西门,涌进城内。七星队、义军浴血巷战,冒着猛烈炮火冲出重围。王德标、徐骧等退入大山,转守曾文溪。这一仗,日军近卫师团师团长、中将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受重伤毙命。
编辑: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