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康熙结束两岸对峙(二)-清政府远征台湾

时间:2004-12-23 13:29   来源:


  任命施琅担当远征重任

  统一台湾,一直是康熙的心愿。由谁来了结这一心愿,康熙想到施琅。施琅,原是郑成功手下一员虎将,1651年5月20日因手下部将曾德不忠于自己,在处罚曾德时与郑成功闹翻,结果施琅的父亲、弟弟施显、堂弟施福,被郑成功杀于南澳沙滩,施琅本人愤而投靠清军。施琅治军有方,水师能攻善战,因而有“郑经畏施琅如虎”之说,这更证明了康熙用人的正确。

  施琅与郑家的仇恨远不止此,1680年2月,正值郑经率军参加“三藩之乱”,施琅儿子施世泽、侄公子施明良在金厦地区准备率兵举义,擒拿郑经,事为刘国轩探知,两公子及家眷亲兵72口被杀害,尸体沉入海底。施郑两家,一仇未了,一仇又起。

  在如何统一台湾问题上,康熙曾在1662年即位后,由于与郑经议和不成,对台基本策略由“议和”改为“征剿”。任命施琅出任福建水师提督,于康熙3年(1664)11月和次年5月,进军澎湖,因“天时不利”、“风向莫测”而中止。康熙4年(1665年)4月16日,施琅又组织第三次进军,第二天中午已经到达澎湖海面,突然乌云翻滚,暴雨倾盆,船队失去控制,不得不鸣炮返航。前后3次进军均告失利,施琅满腔悲愤,只能哀叹命运的捉弄。

  康熙没有原谅施琅的退兵,下令撤销福建水师,提督施琅调进北京任“内大臣”,在北京一所富丽堂皇的宅院中,一住就是13年。13年间,清闲自在,自得其乐,只是放不下统一台湾一事。

  军事上的失败教训,提醒了康熙皇帝,准备改变策略,清廷的对台政策由“征剿”改为“议和”。先后在1667年7、8月间,派遣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章和道员刘尔贡、知州马星等人;1669年间,派遣刑部尚书明珠、吏部侍郎蔡毓荣等人;1677年5月,派遣佥事道朱麟、庄庆祚等人;1682年,福建总督姚启圣派遣副将黄朝用等人,作为谈判代表,与郑经进行了四次七轮谈判。但因郑经坚持仿效朝鲜“称臣纳贡不登陆不削发”,而被颇有远见的康熙皇帝为统一国家,同意“称臣纳贡不登陆”,但坚决拒绝“不削发”的条件。因为“削发”是清朝臣民的象征,台湾是大清王朝的领土,朝鲜只是保护国,台湾“东宁小朝廷”不能不削发。在“议和”阶段,福建总督姚启圣发布了《招抚条例十款》,并在漳州修建“修来馆”,数年之内,招安郑官兵10万余人,严重削弱了郑军的战斗力。

  为压缩台湾郑氏集团的空间,康熙于康熙7年(1668年)间实施“禁海政策”,查禁输往台湾的粮食、布疋、铁、钉、油、麻等生活、生产资料,对郑经集团实行海上封锁。沿海50里地区内的居民举家内迁。“禁海政策”,对台湾形成较大威胁,直接影响到台湾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在“议和”不能统一台湾的情况下,康熙皇帝在康熙17年(1678年),下诏重建福建水师,准备武力统一。

  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时机逐渐到来。1680年(康熙19年),“三藩之乱”基本平定,战局变得对清廷极为有利。在此前后,“东宁小朝廷”政局不稳,内斗激烈;郑氏集团内部“自立乾坤”、公开分裂之风有所抬头,必须及早制止这一分裂苗头。清朝统一台湾的时机逐渐成熟。

  康熙的战略是,顺而抚之,逆而剿之。“剿”、“抚”并用不行,只有“因剿寓抚”才可成功。先剿,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后抚,减少阻力分化对方。在康熙看来,两岸都是大清臣民、大清领土,能抚则抚;多年来招抚政策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郑氏集团还有割据实力,必须在消灭郑氏军队主力的基础上,逼使“东宁小朝廷”接受城下之盟。因此,“剿”则是“抚”能成功的前提和保证,不“剿”则“抚”无从谈起;不“抚”则伤亡太大。

  1681年7月底,康熙任命施琅为“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命其前往福建,克期统领舟师,进取进湖台湾。不久,康熙任命收复台湾的最高统领集团:宁海将军喇哈达为福建最高军事统帅,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吴兴祚为福建巡抚,原水师提督万正色为福建陆路提督,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

  10月初,施琅到达福建水师衙门海澄,立即进行各种战前准备,尤其重视整训水师。同时,研拟的作战方案是,根据“因剿寓抚”策略,其一,在进攻目标上,首取澎湖,在澎湖消灭郑氏集团的精锐水师。其二,乘南风风轻浪平之利,在五、六月间进军。其三,在进军路线上,从铜山出发,穿过台湾海峡,袭击刘国轩侧背。施琅的作战计划应该说是正确的、可行的。

  施琅的计划受到总督府的质疑,由于当时清朝上层盛行的“督提之争”,即掌握全权的总督和掌握军权的提督之间,经常难于一致。姚启圣和施琅也是如此,结果施琅的计划被推迟。1682年5月5日,施琅按照预定计划移师铜山港,也被姚启圣强令于6月4日退回厦门。姚启圣和施琅两方虽说友谊很深,但终因权力分散和作战计划的不同,开始了为期不短的争论,直到10月6日,康熙才正式决定,授予施琅“专征权”,施琅取得了负责指挥统一台湾战争的全权,结束了这一场督提之争,他的行动计划也得到肯定。

  郑克塽澎湖驻重兵

  “东宁小朝廷”恐惧的施琅终于来到,再次成为郑氏集团的对手。郑克塽和辅政王郑聪、左龙骧将军郑明、右龙骧将军郑智等人惶恐不安。他们担心的是“战争临头”、“玉石俱焚”、“满门抄斩”,东宁当局处于一片惊慌和混乱之中。有些人甚至主张,派使者南联吕宋、苏禄诸国,北结日本,许以重酬,请他们派船派兵来台,共同赶走清军,“自立乾坤”。刘国轩等将领主张,决一死战,成败在此一举。

  在准备军事讨伐的同时,施琅、姚启圣也没有放弃和平攻势。郑氏集团驻守澎湖的陈公飞,派人送来了福建总督姚启圣副将黄朝用传来的《讨伐通谍》。《通谍》明确宣布,彼若执迷不悟,自立乾坤,我将万船齐发,犁其巢穴。面对此情此景,郑克塽接受刘国轩的建议,派出刘国轩亲驻澎湖,全盘指挥与施琅的战争。刘国轩现为郑氏集团服务、过去是清军的将领,施琅现为清军服务、过去是郑氏集团的将领,两位都是背叛了原来各自阵营的将领,开始了直接面对面的交锋,只是谁胜谁负的结局似乎已经不能改变。

  郑克塽任命刘国轩为“正总督”,“征北将军”曾瑞、“定北将军”王顺为“副总督”,以“水师左虎卫”陈公飞为“左先锋”,以“援剿左镇”陈谅为“右先锋”,以“右武卫”林升为“水师提调”。调集“提督中镇”洪邦柱、“建威中镇”黄良骥驻澎湖;调集“兵都事”李德、“户都事”杨贤移驻澎湖专事粮秣物资之责;擢任“参将”朱霖为东宁城守将。

  刘国轩亲赴澎湖,对于防守澎湖一事,命“戎旗一镇”吴潜镇守澎湖风柜尾;“果毅中镇”杨德镇守澎湖鸡笼屿;“后提督”张显镇镇守澎湖牛心湾;“游兵镇”陈明镇守澎湖四角山;“果毅后镇”吴禄镇守澎湖内堑;“壁宿镇”杨章镇守澎湖外堑;“右虎卫领兵”江高镇守澎湖东屿。守卫岛屿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海上拼杀。

  东宁政权输军不输阵,1681年10月28日,郑克塽在台江举行“拜将送征仪式”。巳时三刻,200余艘战船,2万名将士,云帆蔽空,海涛轰鸣,群情激昂,开往澎湖。大部队走后,台湾的东宁政权更是惶惶不可终日。

                          (责任编辑:月光)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