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孙中山“抛弃改良 选择革命”的思想变革历程

时间:2011-02-20 11:27   来源:文史杂志

  孙中山自1885年立下“倾覆清廷,创建民国”的“大志”后,即将自己的主要精力从事于革命。不过,从1885年立志到1895年创建兴中会的十年期间,孙中山亦将很大的精力放在了争取自上而下的改良上。事实证明,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之路是不可能救中国的,实践让孙中山决心“抛弃改良,选择革命”,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变革。

  一、“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从1883年11月到1886年秋,孙中山先后就读于香港拔萃书室、中央书院。这个时期发生了多件重大事件,对孙中山触动很大。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爆发,前后历时三年,其结局是在中国打了胜仗的情况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接受了法国侵略者的条件,于1885年4月在巴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协定”;6月,又订立了屈辱的《中法新约》。这件事对孙中山刺激尤大。他后来在《建国方略》中追述自己立志于革命之始,即是:“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乙酉”,即是1885年。

  当时有两件事深深地打动了孙中山:中法战争之中,广东各地先后爆发了群众的反法暴动;香港船坞工人拒绝修理法国军舰,码头工人不为法船装卸货物,各行各业也因抗议港英政府镇压反法斗争而罢工罢市。孙中山发现中国人民已经有了相当的觉悟。

  中法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初次破产,同时也进一步暴露了清廷的腐朽与无能,所以孙中山“秘密进行推翻满清之心愈加利害”了。孙中山不仅是一个革命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革命实践者。他从1885年立志之日起,就开始了革命的活动,“以学堂为鼓吹之地,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十年如一日”。

  为了“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孙中山在中央书院肄业后,决定学医。1886年秋,经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喜嘉利介绍,孙中山到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就读;1887年9月,又转到香港雅丽氏医院附设的西医书院就读,从此开始了为期五年的大学学习。这一时期,是孙中山思想发展的最重要时期,是其对救国之路的探索时期。

  孙中山进西医书院学习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希望通过学习近代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改造衰落古老的中国。他所钻研的范围,远远超过医学课程的要求。凡有关国利民富的知识,他都潜心研究,还了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及西方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的著作。他博览群书,手不释卷,尤爱读《法国革命史》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在这一时期,孙中山钻研了大量西方经济、政治著作,醉心进化论,研究西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和各国政治制度,以从中找出可以借鉴之处,进而运用已学到的西方经济政治理论、近代科技知识来寻找具体改革的方法。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