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380年前的渡海之战(四)-荷兰人接连失败

时间:2005-11-23 15:23   来源:


   渡海作战的日子终于来临,清顺治18年(1661年)4月21日中午,郑成功在金门料罗湾誓师出发。郑成功在出发前的《祭海表文》等文告中宣告:收复台湾,上报国家,下拯苍生,建立万世不拔基业;我师一举一动,四方瞻仰,天下见闻,关系实为重大。

  誓师结束,郑成功一声令下,30000名官兵和家眷乘坐400余艘战船,向台湾进发。由“参军”陈永华留守厦门,负责后勤供应。从整个行动安排中,可以看出郑成功的成熟和周到。

  郑军进军顺利,第二天水师顺利到达澎湖马公港。郑成功亲率护卫军驻扎在妈宫屿妈祖庙,并多次到妈祖庙朝拜和其它岛屿察看地形。由于气候恶劣,郑军被困在澎湖。

  考虑到所带粮草不多,郑成功一反常态,于4月29日晚,下令全军冒着呼啸狂风启航。岂知出海不久,天气竟然转晴,风向由逆风变为顺风,直指90公里外的台南。4月30日上午收复台湾的大军到达鹿耳门水道,因为航道水势浅险,荷兰人也没有设防,战船无法通过而停留在外海。这是郑成功第一次见到台湾岛。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时过不久,中午时分,不到涨潮时间的鹿耳门水道开始涨潮,再加上顺风,郑成功指挥军队在这里顺利登陆。深受殖民统治之苦的数千名台湾民众,前来迎接来自大陆的军队,支持赶走外国强盗的壮举。这一点在时任荷兰总督的揆一(Frederick Coyett)以“C.E.S”笔名所写的回忆录《被忽视的福摩萨》一书中,对他亲眼见到的中国人民自发的爱国主义不得不敬重的描述。殖民者看到了人心向背,看到了殖民政策不得人心。

  郑军登陆后,在郑成功的指挥下,立即投入战斗,击退了普罗文查(赤坎楼)城代理司令描难实叮(Jacobus Valentijn)指挥200余名士兵的进攻,控制了赤坎街(今天的民权路一带);切断一鲲鯓岛上的热兰遮城和隔台江相望赤坎城地区的联系;派出“宣毅前镇将军”陈泽驻扎北线尾,控制鹿耳门水道,保护进出大员、台湾与厦门的水上要道,防止荷军从背后突袭。

  同时,郑成功专门送信给荷兰殖民当局,表示“你们必须明白继续占领别人的土地是不对的,如果你们能用友好的谈判方式让出城堡,生命和财产安全将受到保障,否则,所有的人都将难以幸免。”郑成功的好意,换来的是荷兰方面的进攻。

  在登上北线尾第二天凌晨,陈泽率军消灭前来偷袭的、由被中国人称为“拔鬼仔”的荷军上尉彼德尔指挥的250名士兵,高喊“圣明的主与我们同在”的彼德尔也成为异乡鬼魂,第一仗荷军败北。

  第二仗在台江。北线尾之战的同时,“左虎卫”陈冲又指挥战船在三鲲鯓激战装备优良、由巴圭亚中校指挥的荷军“赫拉托号”、“格里弗兰号”、“白鹭号”、“玛丽亚号”4般军舰。指挥舰“赫拉克号”被郑军击沉,仅次于它的“格里弗兰号”见状,掉转舰头,连冲带撞,冲出重围,逃往日本。

  第三仗是在当天晚上。由荷兰军官阿尔多普指挥的200名荷军士兵,乘坐几艘快艇,在夜色掩护下,离开热兰遮城,横渡台江,增援赤坎城。荷军在第二天凌晨陷入中国军队的包围之中,在描难实丁救应下,阿尔多普逃入赤坎城,清点人数,已经少了140人。接连三仗,荷兰人连战连败。

  荷兰人没有忘记这一失败,揆一在笔名C.E.S写的《被忽视的福摩萨》书中说:“分别抗击敌人的三路军队,一路在海上,两路在陆上,都已失败而告终,于是我们再也没有力量和方法阻止敌人前进了。”时至此时,荷兰殖民者已经没有获胜的希望。

                         (责任编辑:月光)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