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内外贸易的发展

时间:2004-06-18 16:39   来源:

  鸦片战争前后,西方殖民者在用大炮和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计划中,包括侵占台湾岛。随着西方殖民者侵略中国计划的实施,对中国台湾的野心越来越迫切。1858年,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在俄国、美国和英国的条约中都规定把台湾辟为通商口岸。1960年,英国和法国强迫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再次肯定《天津条约》的内容。1862年7月淡水、1863年10月鸡笼(基隆)、1864年5月打狗(高雄)、1865年1月安平(台南)等4个口岸先后开放。

  台湾4个口岸开放后,对外贸易迅速增加。台湾输往国际市场的主要货物是糖、茶叶、樟脑和煤炭。台糖出口量很大,1872年达到30多万担,相当于台糖输出量的一半。特别是在1874年至1884年是台糖出口的全盛时期,最多时达到75万担,平均外销46万担。直到1885年以后,国际糖业供过于求,台糖出口有所萎缩。

  茶叶在嘉庆年间就在台湾开始生产,只是闽粤移民把垦荒后的种植主要放在稻米和制糖方面,并没有把茶树种植和茶叶制作当成主要生产行业,因此在台湾并不发达,产量和质量都不高。1869年起,“台湾茶”开始大量行销海外,乌龙茶和各种茶叶深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到1878年达到8万多担,年平均增加量40%。到日本强占台湾前,茶叶出口达到15万至16万担,超过台糖成为当时最大的出口物资。

  熬制樟脑在台湾有传统,到嘉庆年间,熬制樟脑从淡水河以北发展到宜兰等地。特别是在樟脑成为西方主要工业原料后,台湾成为樟脑的主要输出地区,在人造樟脑出现之前,台湾产的樟脑占世界总产量的70%至80%。樟脑出口利润丰厚,先是由洋行经营,1863年台湾道宣布樟脑专卖,引起外国洋行不满,于1868年爆发“樟脑战争”,专卖制度被取消。樟脑出口量开始增加,每年出口在11000担左右,到1894年增加至3.9万担。

  基隆的煤炭也是主要出口商品,英国和美国有过把台湾变成太平洋航线上的加煤站。台湾的煤主要是销往香港、上海等地,供外国轮船使用。台煤出口量并不大,一直维持在4.5吨左右。

  台湾进口货物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鸦片。西方列强用大炮强迫在中国推销鸦片,1858年的《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签订后,鸦片则以“洋药”的名义合法进入中国市场,台湾也成为鸦片严重毒害的地区,1864年为2344担,1881年高达5881担,一般都在4500担左右,到1894年间,鸦片在进口货物中始终居于第一。第二类是纺织品。开港后不久,英国和日本生产的布匹迅速抢占大陆产的“南京布”市场,1864年进品8747匹,1871年增加到10万多匹,到1894年增加到29万匹。第三类是金属和杂货。包括包装茶叶用的铅和日常用的建材、煤油、小表和面粉、火柴等。以1894年为例,进口煤油204万加仑、火柴22.35万萝,小麦和面粉也占有不小的数额。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台湾的内外贸易已经相当发达,1865年进出口总值是226.3万两白银,到1894年已经增至至近1270万两白银。其中,以1873年为例,到1894年出口货物增加85%,而进口货物进口增加491%。台湾贸易活动的增加,带来生产结构和市场结构,传统的米、糖生产结构开始改变,糖、茶、樟脑生产大规模发展,稻米生产开始萎缩;外国鸦片、纺织品和日用品大规模输入。台湾和大陆开始沦为资本主义列强剩余商品的市场和掠夺农产品的基地。当然,内外贸易的发展,也带来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北移和都市化形成的变化。

  来源:中国网,编辑:海航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