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凤鼻头文化与祖国大陆

时间:2002-12-11 17:17   来源:
  凤鼻头文化分布于台湾中南部海岸与河谷地区,其流动年代在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1600年左右。由于各个时期的文化特征均出现于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故称凤鼻头文化。就类型而言,这一文化在时间上可分三期:自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为第一期,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至公元初年为第二期,自公元初年至十六、七世纪汉文化大量传入为第三期。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都呈现着鲜明的大陆性格。
  第一期以细质红陶为主要特征,分布于大肚山至鹅銮鼻台湾西海岸的中南部。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牛骂头遗址下层、南投县草鞋敦遗址、高雄县凤鼻头遗址的中层、屏东县的垦丁和鹅銮鼻遗址。这一带红陶质地细腻,不含粗砂,色泽橙红或深粉红。橙红的多磨光,深粉红的多未经研磨。从制作工艺看,多以泥条或泥环盘结叠筑,外面抹平。纹饰有绳纹、席纹、刻划纹和附加堆纹,个别陶片上还绘有深红色的钩连形图案或平行线。器形主要有碗、盆、壶、瓶、罐、鼎等。这些红陶酷似祖国大陆东部沿海的原始文化遗存。如果将它们与我国青莲岗文化、特别是较早期的青莲岗和马家浜文化中的红陶陈列在一起,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海峡两岸,原来竟是一群“同胞姐妹”。所不同的,只是来自凤鼻头的一群更“年轻”一些。
  第二期以素面和刻纹黑陶为主要特征,广泛分布于台湾中南部各地。代表性的遗址有台中县营脯、南投县大马璘、台南市牛稠子贝丘、高雄县大湖贝丘、桃仔园贝丘、以及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等等。从遗址的分布与遗存看,这种黑陶文化所使用的自然资源要比红陶文化为广:其一,黑陶文化的遗址不仅分布于海岸和河口的台地,而且伸入了河流的中游地区与高地。其二,黑陶文化遗址多有贝丘,说明这个时代的住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规模,比上一期有显著扩大。其三,黑陶文化在岛内各地的变异较大。尽管名之为黑陶,在同一风格之下,却还有红陶、橙黄陶、彩陶、棕陶等各种型制。这种变异应视为各遗址住民对本区域特殊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所致。黑陶文化的标志性器物是各遗址均有发现的黑皮磨光陶。该陶通体打磨、光泽黑亮、质硬胎薄。最薄的仅二、三毫米。显示了较高的制作水平。黑皮磨光陶以轻便和单位容量大而著称。另外,在制作技术方面,黑陶文化中首次显示了使用慢轮修整的痕迹,对于台湾,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凤鼻头文化的第二期类型与大陆福建昙石山遗址的文物十分相似。昙石山遗址上层的文化也以贝丘为显著特征,其中所含陶片,色泽、质地与凤鼻头遗址所含相当。在昙石山出土的黑皮磨光陶与凤鼻头的黑皮磨光陶更是璧和天成。经测定,昙石山中层文化和凤鼻头贝丘的第三、四层文化的碳—14年代也大致吻合。因此,公元前1500年以来的一、二千年间,台湾海峡显然是昙石山与凤鼻头贝丘一类文化的舞台。这一文化舞台显然还得到了青浦崧泽、杭县良渚、海丰菝仔园和殷商时代清江吴城等原始文化的参与。因为出现于凤鼻头文化陶器上的“|、+、X、 ”等刻纹符号,也广见于上述各处。
  第三期以印纹和刻划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如前所述,凤鼻头文化第三期所代表的年代约在公元初年至公元十六、七世纪之间,由于年代的晚近和汉文化的大量涌入台湾,这一期的原始文化遗存大都被近、现代文化的潮水淹没了。目前已确认和发掘的遗址有:台北八里乡的十三行,台湾中部的彰化市八卦山和苗栗县苑里贝丘等,还有台中县大甲镇的番仔园(铁砧山)贝丘。从已知的出土陶器看,其特征为:灰、黑几何印纹陶,以方格纹为主。这种陶器不仅与华东青莲岗、福建昙石山出土的几何印纹陶属于同一类型,而且在我国江南地区分布极为广阔。有人把它们的分布划为赣鄱、宁镇、太湖、湖南、岭南、闽台、粤东闽南七个区域,台湾居其间。经广泛考证,学术界一致公认,几何印纹陶的创造者是古越族,越族第三次大举赴台是公元前110年以后的事情,这一时间与凤鼻头第三期文化的考古年代大致相合。而且很有可能,渡台之后的越人与大陆越人始终保持着经常的联系。这种民族交流必然促进文化的交流。
  凤鼻头文化第三期陶器遗存有限,但在上述各遗址中却普遍伴存着铁器和玻璃珠。在北部平埔人世居的处所,甚至还发现了当年采矿铸铁的遗存。大量民族学史料说明,台湾平埔人与汉人颇有渊源,受汉文化影响深重。其铸铁技术是由大陆传入无疑。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