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汉文化教育事业的流变

时间:2005-12-17 10:31   来源:


  台湾汉文化教育事业初创于明郑时代。清政府统一台湾,在明郑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充实,使台湾汉文化教育事业进入较为全面的发展时期。其主要表现如下:

儒学

  儒学即清政府举办的与科举制度相适应的官学。京都儒学称“太学”或“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地方儒学称“府学”、“县学”,相当中等教育。国子监毕业生可直接参加廷试考取官员,或参加乡试、会试和殿试考取功名;地方儒学学生(或称“生员”、“诸生”和“秀才”)则须先行取得太学资格,方可参加廷试考取官员。但亦可通过在校科试,取得乡试资格,直接考取举人、贡士、进士等功名。

  清代台湾最早的儒学创始于1648年首任知府蒋毓英任内,即安平县儒学和嘉义县儒学。此后,台南府(1685年)、凤山县(1696年)、彰化倒(1726年)、新竹县(1817年)、宜兰县(1876年)、台北府(1880年)、台湾府(1889年)等等,各府县儒学纷纷建立。台湾府儒学为全台最高学府,兼理台湾教育行政,又称“全台首学”,设于台南孔庙,亦即明郑时期文庙、太学旧地,(今台南市文庙路3号)“由省派教授一员,”以理学务。而县儒学置教谕,隶于学政,(学政,相当省教育界最高官员。作者)其后各增训导一员,延请中土名儒,授以经史文章,试以诗、赋、策论。

书院

  依大清会典规定,各省府县衙,须于所治,各自立学。但由于儒学兼理教育行政及地方科举考试,平时开课讲学时间有限,不敷所需,于是,书院应运而生。书院是由官民捐资建立的一种半官方的教育设施。经费自筹,直接来自民间;在管理方面,纳入清政府统一的教育体制,是清代推行中等教育的重要场所。

 

  台湾最早的书院为台南西定坊书院,该书院系1683年靖海将军施琅所创。但台湾首座具有完善规模的书院当推崇文书院,它是1704年台湾知府卫台揆倡建。该书院原在台南府治东安坊,后移至台南府府学西则。1720年,台厦分巡道梁文煊又在台南创立海东书院。海东书院最初位于台南府府学西则,后移至台湾县县署旧地。康熙年间创设的台南府这两大书院,对台湾汉文化教育事业发生了重大影响。此后,各地书院继起,遍设府县。如台南府的南湖书院和奎楼书院、台湾府的宏文书院、台此府的登瀛书院、明道书院和学海书院,台湾县的正音书院、引心书院和蓬壶书院,凤山县的凤仪书院和屏东书院,嘉义县的玉峰书院,彰化县的白沙书院和文开书院,云林县的龙门书院、兰田书院,苗栗县的英才书院,新竹县的明志书院,宜兰县仰山书院,还有基隆厅崇基书院和澎湖厅文石书院等,全台共计44座。书院广设,以为诸生肄业之地。“内设斋舍,延师主席;设监院以督之”。清政府还实行奖学和助学政策,“每月官师各试一次,取生童各二十名,每名给膏火银七钱。课外各四十名,每名三钱七分”。“初,台士乡试,例由海东书院给发盘费,以助肄业诸生。建省以后,官船往来,改发船票。而会试者从前新科举人在院肄业者给以百圆,虽不在院而连捷者亦同,否则仅给四十圆。”

义塾及社学

  义塾及社学是台湾初等教育的基本设施。1863年,台湾首任知府蒋毓英设义塾二所于台南东安坊,其后各县纷纷仿效建立。“四民之子,凡七八岁皆入书房,蒙师坐而教之”。教学内容为《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四书五经之类。“未竣而教以制艺,课以试贴,命题而监之作。肄业十年,可能应试。其聪颖者则旁读古文,横览史乘,以求淹博。”

  社学是针对高山族儿童而设。“择熟番子弟之秀颖者入学读书,训以官音,熟习之后,令其徙教生番子弟。”1695年,台湾知府靳治扬于台南道创社学,而后,社学之风迅速漫延到南北路各高山族部落。据记,仅高山族平埔族中的社学就有埔里26所,淡水5所,台湾(县)1所,凤山5所,诸罗9所,彰化12所。高山族社学大体以乾隆年间为最盛,以后由于高山族迅速汉化,儿童多改入汉人义塾就读,社学遂衰。社学衰落是汉文化普及台湾的重要标志。

新式学堂

  19世纪中叶以后,在国际政治、经济的激烈斗争中,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开始融入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的汉民族文化阵容为之改观,兴起一支生机勃勃的新军。在祖国文化的辐射下,台湾受到深刻的感应,新式学堂应运而生。1886年,第一任台湾巡抚刘铭传首创西学堂于台北大稻埕,聘请中、外教师数名,择全台聪慧子弟而教之,首届招生64人,所开课程有英语、法语、地理、历史、测绘、算术、理化、汉语等等。1890年,又设电报学堂于城内,招收西学堂和福建船政学校学生10人,学习有关电讯技术的各门课程。学生皆给官费,每年约用一万余两”。同年,又设“番学堂”,招收高山族儿童20名,授以汉语、算术、官话、台语。“起居礼仪,悉仿汉制。每三日,导之出游,以与汉人晋接,消其顽犷之气,生其观感之心。”巡抚刘铭传并经常莅临学堂视察,鼓励学习。

  总之,在祖国统一的政治局面下,台湾文教事业得以全面发展。据统计,清政府治台200余年,台湾地区共考取举人535人,进士29人。那时,上至京都,下至边陲,已有许多身负功名的台湾人在大陆任职。例如,1823年中试的台湾第一位进士郑用锡,官至礼部铸印局员外郎。1829年中试的黄骧云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郎中。1835年中试的郭望安进士,授湖北省知县。1868年中试的郑廷扬进士,翰林院检讨。1874年中试的施炳修进士,授兵部员外郎。1880年中试的蔡寿星进士,授户部主事。1889年中试的邱逢甲进士,授兵部主事。1718年中试的范学海进士,授山东兖州寿张营中军守备。1793年中试的周士超进士,授广东香山副将。1771年中试的叶期颐举人,官至南宣威知州。1693年中试的王璋举人,任云南宜良令等等。此外,当时台湾还出现了许多高山族知识分子,如《噶吗兰番务考》提到的陈照仁、林同清、金振声、番种夏、林国珍等人,均为咸丰年间(1851—1861)考取的高山族秀才。而淡水陈宝华则为1877年中试的台湾高山族第一位举人。

(来源:光影时空网)

                          编辑:秋日

编辑:system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