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为达到个人目的对上司套近乎、“拍马庇”的现象在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台湾一些媒体经过长期的“明察暗访”,掌握了台湾军界所盛行“马庇文化”的诸多第一手材料,并将“马庇文化”的表现形式归为四大类,分别是“手提包文化”、“投其所好文化”、“送礼文化”和“太太外交文化”。
台军流行的“马庇文化”中,“手提包文化”最有神秘的色彩。所谓“手提包”,指的就是帮长官拿手提包,也就是跟在长官旁边帮助打点的随从。这些粘在长官身边的随员,一般为中级军官,表面上看他们鞍前马后,忙忙碌碌,但他们是铁心跟定长官的人,影响力很大,被称为军中真正的核心人物。由此形成的“手提包文化”就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随员”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长官的“管家”。在工作上,只要长官一出现,而且一旦提到工作,他就要马上“进入情况”,一一回答长官所有的问题,甚至在了解的精准度上,比现场指挥官更“神”;在生活上,随员应该知道长官喜欢吃什么、抽什么烟、喜好什么“消遣”、什么排场等等,而最重要的是,不仅要了解长官一个人,还包括他的夫人、子女的喜好、起居习惯;在人际关系上,随员要让长官有面子、高兴、不必为小事烦恼,甚至还可以帮助长官在更高层长官那里建立“良性互动”。二是长官的“拐杖”。因为既然身为高层长官,对于基层的许多杂事本就不愿去触碰,如果需要了解某特定的人、事、物,这个时候,身边的随员就成了咨询的第一人选。三是随员要“全天候”待命,随时准备为长官分忧解劳。
随员特别的付出换来了他独有的回报。首先是他成了“长官口袋里的人”,也就是说可以优先占位或卡位的人。在台湾军队里,许多常年在第一线吃苦耐劳、甚至承担生命危险的军官,遇到该升迁的时候却赫然发现,抢了自己应得职位的人,往往是那些“拿手提包的”。台湾军界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位子上干得好不如‘做人’做得好;勋章拿得多不如手提包拿得勤!”另一句顺口溜的意思也差不多,叫做:“拿枪杆子的比不过拿笔杆子的;拿笔杆子的敌不过拿手提包的。”由此可以看出拿“手提包”随员的份量。只要跟对的长官更上一层楼获得更高的职位时,随员就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提升,即使没有空位,也可以去挤别人的位置去升迁。
所谓“投其所好文化”,是因为台军长官多如牛毛,意见与经验更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视导部队也是轮番“轰炸”,因而也就练就出军队里如何“迎合”长官的一种畸形文化。即摸清视导长官的见解和喜好,准备汇报和安排工作,以博得长官的褒奖。其作用正如台军中留传的一句话“逢迎拍马勋章满排,苦干实干撤职查办”。
以“务实”著称的台军前“参谋总长”罗本立曾经三令五申道:当他前往台军基层部队视察时,除有关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和“必要”的军官之外,其他人等严禁“陪同”。然而,每当罗本立外出时,恭迎他的场面仍然如同阅兵式一般隆重;而且,“陪同”他视察的各级军官前呼后拥,不比他视察的基层部队的官兵少多少。大家蜂拥而至的目的只有一个:借机溜须拍马。
所谓“送礼文化”,堪称台湾军界的“独家文化”。尤其是如何排出送礼顺序俨然成为一门台军中独有的学问。台湾媒体的有关报道描述说,逢年过节的送礼之举,本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但台湾军界也沾染了此风,且登峰造极。按照“投桃报李”的送礼经,研究哪个长官包括已退下来的老长官,谁说话份量重、算数,谁说话关乎自己的升迁,单位的荣辱,就先给谁送礼、送厚礼。如果乱了送礼顺序,有的长官还得“礼”不饶人。
据悉,台湾军界有些“官场新手”,由于“不懂规矩”,礼物虽然准备了一大堆,拜见的长官也不比别人少,但不是吃了长官的闭门羹,就是被长官把前往送礼的人臭骂一顿,花钱、受累不说,来年的升迁也就没有指望了。
最后谈谈“太太外交文化”。利用自己的太太走“上层路线”,虽然不是台军所独有,但是,台湾军界的“太太外交”还是很有自己的特点。它指的是利用自己的太太走“上层路线”,打通关节,以谋取个人目的之手段。
以往,只有那些拥有将军或更高军衔的台军高级军官的太太们,才有资格被尊称为“夫人”,其余的一律被称为“大嫂”。那些“立志”成为将军“夫人”的太太们,逢年过节,几乎无一例外地要“携带”老公前往长官家里送礼、拉关系。而前去拜访的“大嫂”与主人家“夫人”之间的“家常话”,保准离不开人事有关的话题。“太太一晚家常话,胜过老公干一年”,这已成为了公开的秘密。
台军的“手提包文化”中的随员把个人前途命运系在跟随长官上;“投其所好文化”中的人把个人和单位的升迁褒贬放在迎合长官上;“送礼文化”中的送礼人把“感情”投资到能为自己和单位“美言”的长官上;而“太太外交文化”,则是把升官之“宝”压在太太的“上层路线”上。虽然手法各有不同,但目的却是一样的。其结果“一荣俱荣、一损皆损”。不难看出,台湾军中泛滥的“任人唯亲”的人事路线,是滋生和助长这种“马庇文化”的温床,也是造成和加剧军中拉帮结伙、派系斗争激烈的根子。正如台湾媒体指出的,“为谁而战?”本来就成为台军官兵心中之痛,再加上这无孔不入的“马庇文化”的侵蚀,目前台湾军队士气不振就不足为奇了。(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