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队中长期形成的种种奇特“文化”现象,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人事等宏观方面,还表现在上下级关系尤其是基层官兵的日常生活中,它就是被人们称之为难登大雅的“次文化”。为什么说它是“难登大雅”呢?
所谓难登大雅的“次文化”,指的就是台湾军队中的骂人文化。
在台军中,普遍存在出口成“脏”的问题,“他妈的”成了发语词,戏称为“国骂”。台湾军中的“次文化”虽然已经引起台湾社会公众的不满,但是,这种“次文化”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台湾媒体不久前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说是台湾数位民意代表严正要求台军方不得再体罚凌辱或谩骂官兵,军方随即公开宣示,依台军《陆海空军惩罚法》,凡以不当言论辱骂官兵,军官“违者可撤职!”但是,台湾军队中的“次文化”仍然禁而难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把说“脏”话、骂人的话当作最好的带兵沟通方式。台湾媒体指出,曾当过兵的人都知道,军队中自指挥官至二等兵,凡是想在军中获得“地位”,就一定要练就一身“入乡随俗”的本事,让自己清高的身段能够与出身最低水准的弟兄“同舟共济”,讲同一语调的话。尤其是身为指挥者,即在职务上有一个“长”字,就具有“领导加给”的资格。也就是具有决定下属奖罚、升迁、去留的资格。为了获得带“长”的地位,握有生杀大权的资格,这些人在带兵的过程中,就要与下属建立一种弟兄般的关系,以体现男人气魄;就要在言语上表现出江湖味,而随口说出“国骂”就被视作表现长官兄长情、侠义心的语言,成了最好的带兵沟通方式。如此上行下效,“脏”话、“国骂”就成了台军官兵中的口头禅。
其二是把在下属面前张口先骂几句,然后才言归正传的军官,当作是有雄心壮志、有干劲的基层军官。谁都知道,选拔、提升军官自有条件、标准。但是,台军长官往往凭直觉、凭个人好恶认识、决定任用军官。特别是那些假借说“脏”话、骂人的话,以笼络人心,骗取职位的长官,更是欣赏、器重那些成天紧盯着部队大小事,只要看到下属就先来一顿K,先骂几句,然后才说正事的部下。这些部下好比是他们的影子。按照这种标准评价军官,久而久之,“脏”话、“国骂”就代代相传。
其三是把说“脏”话、骂人的话看作是训练部队执行命令的需要。台军等级森严,有人当长官,有人当部属,部属绝对服从长官,而在沟通的过程中,当部属的就要有随时被骂的准备。其原因被看作是由于“军队的工作就是执行打仗,说穿了就是‘驯服工具’,如果少了这种强制性的言语表达,命令的执行与战力就很难发挥。”实际上这是用“国骂”这种强制性言语,来锻炼与检验下属执行命令的绝对性。
以上例举的几种表现,从“次文化”盛行这个层面,反映了台湾军队深层次的问题。即台湾当局在政治上以“统独”划线,在人事工作上以出身作为军阶的主要考量,以达到培植亲信、清除异己。这种为一己、一党的私利及其政治纲领服务的建军思想,侵蚀着台军官兵的心灵。许多军人把“次文化”作为自己在仕途上发展的“通灵宝玉”,他们在内心谁也不效忠,只效忠自己。只要能当官、向上爬就行,在处理官兵关系上是不是低级的“次文化”就无所谓、习以为常了。这也是台军中“次文化”产生发展的思想根源。
不少研究台湾问题的专家学者指出,军官体罚、殴打、凌虐士兵是台军传统恶习,历经50多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它是造成上下级关系紧张、官兵矛盾加剧,军营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导致台军官兵逃亡、自杀等恶性案件的导火索。
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台军官兵从1990年到1994年中,仅自杀人数就有245人,近几年来,更是大有蔓延之势。其重要原因就是不满主管领导或不堪上司辱骂。2001年5月31日,一天内就有两名军官服药自杀;6月4日,一名少校服毒自杀;9月17日,一名哨兵持枪自杀;10月25日,一名士兵割颈自杀,2002年7月,又有台军驻马祖炮兵指挥部一等兵刘晋宏,在休假归途中跳海逃亡……由此不难看出,台军中的“次文化”根深蒂固,要遏制其蔓延,并消除由此带来的危害决非一日之功。但如果这种“次文化”不能得到有效清除,它又必将极大地影响台军的发展。(希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