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军中“文化”系列谈之六:扑朔迷离的“黑金文化”

时间:2008-02-13 13:23   来源:海峡之声网

 

  近年来,台军黑幕不断被曝光,突出表现在军购舞弊案涉及面广、层次高、数额大、背景复杂,而且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引起台湾民众强烈不满。这种军中“黑金文化”,实质是台湾“黑金政治”的影子,对台军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按照台湾“宪法”规定,李登辉、陈水扁都曾是、或正在担任台军的“三军”统帅,当局的政经体制必然影响到军队;况且军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社会环境的包围之中。所以,谈及军中“黑金文化”,首先要从台湾“黑金政治”谈起。 台湾“黑金政治”有一个发展过程,而李登辉主政12年是台湾“黑金政治”日益严重的时期。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当局与企业挂钩甚深,又形成所谓“白金政治”。近三年来,台湾民众的财产大幅缩水,失业率持续攀升,而官员富翁大增,绝大多数财产超过千万元新台币。虽然高喊“扫黑”,实际上是陈水扁当局欺骗民众、掩盖贪腐丑行的一句口号。国际金融媒体和相关研究机构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台湾具有“政商勾结传统”,“以政治力干预经济与金融的范围及程度乃是全球之冠”,台湾的政经体制日益走向“贪腐结构化”。这是台湾“黑金政治”横行的根子。由于这个结构里有太多唾手可得的财富,它会勾引着人们垂涎于这样的结构,并奋不顾身的希望能成为这个结构中的一员。据一次民意调查,政商勾结的典型、“商业政客”刘泰英曾成为台北大专生崇拜的偶像。由此可以看出,台湾政经体制“贪腐结构化”趋势,给社会价值取向带来的毒害程度。 由于台湾政经体制的弊端,在地方表现为政商勾结,贪腐丛生;在军队则是军商挂钩,弊案不断。那些为一己私利或某一党派团体利益的军官,尤其是掌握一定实权的高阶军官,则利用手中权力与社会上的商人、帮派沆瀣一气,制造弊案,中饱私囊。从早年的陆军军袜采购弊案、海军的尹清枫上校命案、空军新竹机堡工程弊案,到联勤发包的工程弊案,显示各军种都有,甚至有横跨数个军种的“杂牌军”,每个工程环节,也都可以看到黑道的影子。

 

  台湾军中“黑金文化”的烙印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军事机密”作保护伞,弊案愈搞愈大。据侦办所谓“国防工程弊案”的警官说,台军方对工程弊案,动辄以涉及“军事机密”为由拒绝司法单位介入调查。甚至当警方侦查中发现涉及帮派介入围标时,军方仍以“军事机密”为由拒绝配合警方的调查。正是在所谓“军事机密”的保护伞下,黑道无孔不入,吞食预算高达上亿的工程。譬如,利用船舰走私枪毒弊案之所以成为公开的“秘密”,据缉枪毒走私的警方表示,海军军区码头一直是围堵走私管道中的灰色地带。海军舰艇人员夹带违禁品闯关,早有传闻,但海军码头是军方管制,谁进得去?另外,台湾前法务部门首长廖正豪预估,台湾尚有3个师的黑枪流散在外,海防疏漏,是黑枪走私猖獗之源头。 二是军人直接加入帮派并与之勾结,弊案背景错综复杂。据侦办前海军“上校尹清枫命案”的专案人员表示,虽然警方不断大规模“扫黑”,但帮派仍在军中滋长。在“尹案”中,当时军方的专案组召集人、总政战部副主任施佐京就坦承,海军现役将领中至少有5名具有青帮身份,而警方专案小组在清查中,也发现不少海军官兵有竹联、四海或天道盟帮派的背景。由于涉案人脉盘根错节,案情复杂,更有幕后支持者撑腰,愈大的弊案愈难以查清。正如台湾媒体指出的,党政军特都是自己人,搞军火的也是自己人,甚至军中的青帮都是自己人。自己人查自己人,难免手软放水;自己人查自己的上级,更难免走走过场。“工程扫黑也只是说说而已”。 三是惯用“文攻武吓”手段,弊案触目惊心。不论是所谓“国防工程弊案”,还是军火采购弊案,涉案人无不依仗“文攻武吓”手段,打击竞争对手,谋利敛财。例如,所谓“国防医学中心”工程施工期间,枪声不断,事故频传。据当时被捕的主嫌承包商交代,他走私军火的用意就是欲对付转包“国医”工程的大承包商。“尹清枫命案”是弊案与命案一体的黑金典型案例,它表明军火圈中已经腐化到为钱杀人的地步。 台湾媒体指出,贪污腐败遗患无穷。“问题是当金钱利益取代了责任与荣誉,当权力可以和金钱交换,而交易则失去了客观标准,一切都不再有理可循,政治与社会即再无任何可以凝聚的动力”。这一论述,向人们预示着台湾“黑金政治”统治的前途和命运。台军中有些人尤其是高官利用种种弊案,大搞贪污腐化,对台湾军队必将造成丧失凝聚力的严重后果。而一支军队如果平时军商勾结、不择手段敛财,真要担当责任时有何作为可想而知!(希阳)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