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军中“文化”系列谈之五:信念危机的“认知文化”

时间:2008-02-13 13:21   来源:海峡之声网

 

  军人的天职是保卫国家安全和民众的利益、福祉,他们在搏命沙场时,前提是必须要有“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坚定信念,古今中外的军队莫不如此。然而,陈水扁上台以后,世界上没有哪一支军队像台湾军队这样困惑:他们不知“为谁而战,为何而战”,这种迷茫的“认知文化”导致严重的信念危机。

  台军出现的信念危机,使执政的“台独”势力面临尴尬境地。陈水扁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公开承认,军方与民进党没有互信基础,必须处理好军方“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问题。授意军方明确提出“为谁而战,为何而战”的理念,即所谓“为中华民国国家生存发展而战,为中华民国百姓安全福祉而战”,希望以此统一台军官兵的认知。

  然而,台湾当局却利用这冠冕堂皇的口号,反其道而行之,不遗余力推行“去中华民国化”,制造所谓“中国人”和“台湾人”、“外来政权”和“本土政权”、“卖台”和“爱台”的对立;清除一切象征中国和“中华民国”的图案和名称、在“中华民国护照”上加注“TAIWAN”等等……由此不难看出,陈水扁要台湾军队所维护的绝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所谓“中华民国”,而是在维护以分裂中国为目标,其内涵和性质都已改变的所谓“中华民国”,实际上只是一个“中华民国”的外壳,其内涵正与“台湾共和国”日趋接近。所谓“为中华民国国家生存发展而战,为中华民国百姓安全福祉而战”,仅仅是当局的一块遮羞布,实质上是要台军为民进党当局而战,为分裂中国而战,为少数政客和“台独”分子的既得利益而战。

  信念和现实的尖锐矛盾,政客说一套与做一套的强烈反差,加剧了台军官兵的认知危机和内心痛苦。长期以来,特别是在蒋家父子时代,台湾军队反“台独”思想教育是主要内容之一,反“台独意识”在军方根深蒂固。虽然李登辉主政后,在岛内逐渐进行“台湾意识”教育,培植“台独理念”,但受传统思想影响较深的军方仍坚持反“台独”教育,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士兵,都对“台独”有强烈的反感情绪。“台独”的强劲倡导者陈水扁上台执政,众多高级将领仍然一致表示,他们不愿为“台独”而战,不愿为“台独”流血、丧命,保护“台独”不在他们的职责范围内。

  “是否走向台独”是台湾所有军人检验陈水扁的最后底线。台军方一位主要领导人就曾在当局立法部门答询时特别强调,台军不肩负保护“台独”的责任。由此可见,军队在台湾前途等问题上与执政当局的分歧依旧,军系人心浮动。特别是少数政客正在把台湾引到与祖国大陆摊牌的“主权独立”、“两个国家”、“台湾共和国”的方向,使台湾军人觉得有悖已久的传统伦理,亵渎长期的信念追求,没有前途和出路,根本无法接受。

  面对台湾军队的信念危机,执政当局绞尽脑汁,采取了许多计谋以求解决。上台之初立足未稳时,过去一贯强烈反对军人干政的陈水扁宣布由原军方领导人、国民党籍的唐飞组阁,汤曜明留任“参谋总长”。其最主要目的是稳定和收编国民党长期严密控制的军队,使当时清一色的国民党籍的高阶军官不至于轻举妄动,从而利用军队强权来保护民进党“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陈水扁羽翼渐丰之时,便把唐飞作为“绊脚石”一脚踢开,紧锣密鼓地推行“军事台独”战略,强化军人的“台独”认知。其手段:

  一是针对军方对新的“台独统帅”“疑虑”很深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待遇,安抚军心的政策,打造了一个陈水扁信得过的领军班子,为“军事台独”提供组织保证;

  二是针对军方对“台独”主张抵触冲突的问题,对军队强行实施“去中国化”,灌输“台独化”,实施“去国民党化”,灌输“民进党化”,为“军事台独”提供思想保证;

  三是针对军方的“心理防线”迷惘脆弱问题,对军队鼓吹“大陆军事威胁”,制造紧张气氛,宣扬“以武拒统”,鼓动为“台独”而战;

  四是针对军方“武力拒统”的实力差距问题,不断提升“二代武器”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提出“决战境外”、“反超限战”、“瘫痪战”等一系列新的战略,并据此调整军事作战思想,由“守势防御”向“攻势防御”发展,实现“军事台独”由精神到物质的全面准备,把“军事台独”的战略落实到对抗统一的具体行动上。

  “不为台独而战”是台湾军人长期的信念,而陈水扁提出的“为中华民国国家生存发展而战,为中华民国百姓安全福祉而战”完全是欺世盗名,长此下去,不仅会给台湾军人造成信念危机,而且会使台湾军队成为“台独”的牺牲品。对这个问题,希望广大台军官兵深思。(小鹏)

 

 

编辑:贺晨曦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