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上台以来,为了控制台湾军队,使台军快速演变成其推行“台独”政治主张的工具,不断走出狠棋,可谓煞费苦心。主要的政治策略有三个:
第一个政治策略是大抓人事调整,刻意培植亲信。
陈水扁执政后,先是确定将官定期晋升由每年一次改为每年两次,这种改变既迎合了军官渴望升迁的心理,又加快了军队高层官员的流动,以便在快速流动中排除异己,安插亲信。他就职一个月,就先后分三次任命调用了70多名将官。这些任用官员中,既有高中的校友,又有儿时的伙伴。上台执政近三年,陈水扁已10多次进行了台军高层人事调整,大力培植忠于自己的亲信和将领。
本土籍的将领从上台时不到20%迅速扩大到目前的40%以上。尤以去年台湾所谓“国防部长”、参谋总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等军队高层人事调整引人注目。台湾媒体称这次军队高层的人事调整,是陈水扁打造“陈家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因此,具有两个明显的指标意义:
其一,这是台军50多年来高层人事调整幅度最大的一次,体现陈水扁利用人事洗牌,收揽军权,控制要害部门的用心;
其二,这次高层人事异动是陈水扁对军事、情报、治安三大系统同时进行脱胎换骨的“本土化”改造。由于台湾实施所谓“国防二法”,所谓“国防部长”开始真正掌握军权,将“军政”、“军令”大权集于一身,以往掌握军权的参谋总长只是其“幕僚长”,而本省籍的汤曜明出任该职位,再加上所谓“国安局长”蔡朝明、所谓“法务部”调查局长叶盛茂和宪兵司令邱宗男也是本省人,这就使攸关陈水扁能否牢牢控制“国家机器”的军、情、治三大系统,基本完成了“人事本土化”的布局。
陈水扁在军中玩弄的第二个政治策略是灌输台独理念,进行思想渗透。
长期以来,台湾军队一直是在国民党控制之下,国民党政工系统遍布军内。陈水扁也深知对军队思想控制的重要性,巧妙“借鉴”政战工作为己所用,以消除国民党的影响,灌输民进党的理念。
他执政后,不满足于出入军营,校阅三军,而是想方设法地对台湾军队进行思想渗透。先是将其编写的宣传个人奋斗经历的传记《台湾之子》下发到台军基层部队,试图在台湾军队的青年官兵中树立起个人形象,为其号令台湾三军奠定基础。接着又急不可待地抛出了所谓“决战境外”的战略构想,对台军原有的战略构想进行重新规范。
随后,又出笼新版的所谓“国防报告书”,公然抛弃过去一直强调的“追求中国之和平统一”的目标,提出处理未来“一个中国”的问题。陈水扁执政一周年之时,台军方还特别编印了所谓“陈总统对国军讲话”文集下发部队,并称之为“国防官兵捍卫疆土志业上可相互惕历的读本”,要求官兵认真学习。
为了在军中落实“去中国化”,陈水扁公然在军中取消了追求统一的宣传教育,取消了军中严肃场合呼喊“统一中国”的口号。台军方还两次发文,明确要求台军拆除营区内外有关宣传国家统一、复兴中华文化以及反对“台独”的标语,不断强化对大陆的敌对意识。陈水扁过去常指责军警加入政党,有违中立,担任民进党主席后却公开拉拢高阶军、警官员入党,企图通过思想和组织双管齐下的渗透,达到彻底改变台湾军队的性质和趋向之目的。
陈水扁在军中玩弄的第三个政治策略是利用扫黑之手,整肃军方高层。
台湾政商各界黑幕重重,黑金遍地,就连自我标榜清政廉洁的民进党县市官员们的弊案也被屡屡曝光。然而,陈水扁却有意避开这些,偏偏圈定了已冷却多年的尹清枫案作为扫黑的重点,并且发下狠话,一定要彻查到底,决不姑息。明眼人不难看出,尹清枫案是因台湾军方高层涉足军火交易而引发的命案,彻查尹清枫案,对陈水扁来说可以一石三鸟。
一则可通过清查此案,在台湾民众中树立清政廉明的形象;
二则因民进党在台湾军队高层没有历史包袱,彻查尹清枫案可进一步败坏国民党形象,而不会更多地牵扯到民进党;
三则可达到彻底整肃台湾军方高层的目的,所涉及的台湾军方高层和对手会因此落马,以震慑陈水扁的政敌。
尽管陈水扁不择手段玩弄政治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掌控军队的目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由于台湾军队过去长期反“台独”的原则,以及“超个人、地域、党派立场”等错综复杂的关系,加上立法机构的干预,特别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包括台湾军人反对分裂,希望统一的心愿,陈水扁要随心所欲利用台湾军队来实现其“台独”梦想恐怕是永远办不到的。(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