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门民防坑道。

吴增栋师傅在打刀。
厦门五通码头人潮涌动,有旅行社的导游举着小旗带队,有探亲的人拖家带口,更多的是没带多少行李、分不清是金门人还是厦门人的普通旅客……办了“个人游”的记者也是其中几个。
举着证件买船票、过关、登船……仅十几分钟时间,记者感觉比深圳去香港还要便捷。
五通码头到金门水头码头,船行只需30多分钟。浪花翻滚间,记者的手机一直能收到中国电信的信号;而在金门岛上,也常听到导游提醒着来自台湾本岛的游客:“大家接听手提电话时,要看清系统提示哦,这里会经常漫游到大陆……”
生锈“拒马枪”陈述历史
这天,有来自大陆的观光邮轮停靠金门,年轻导游都被临时调往码头。头发花白的林先生顶着烈日加班——给乘坐金门岛内观光公交的游客当向导。50多岁的他在金门土生土长,不停向好奇的游客们解释:“打仗的事我没经历过,那离我们很远啦……”
在海堤沙滩上,记者看到一排排被海水侵蚀得锈迹斑斑的、枝枝丫丫的铁架阵列。林先生说,那是当年修建的“拒马枪”——防止海陆坦克登陆的障碍设施。“今天,那些只用来陈述历史啦……可惜现在涨潮,不然的话,就在这片海水下面,能看到我们金门著名的石蚵田啦!你们尝过金门的‘蚵仔面线’、‘蚵仔煎’了没?好吃吧,与台湾产的不同的……”
林先生向记者介绍说,从明朝开始,金门海域饲养蚵仔的方法就是把大石条立在潮间带,让蚵苗随海水自然附着生长在石条上。这里产的海蚵颗粒小,但肉结实又甜美,当地人称其为石蚵……绵延数公里的石蚵田,是金门壮观而独特的海岸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