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湾女作家朱天衣在福州:忆父亲 谈写作

时间:2013-07-01 08:39   来源:福建日报

台湾女作家朱天衣在福州:忆父亲谈写作

  父亲节前夕,台湾女作家朱天衣来到福州安民巷八闽书院,参加由省文学院主办的“作者寻找读者”第三期活动。

  朱天衣与大家一起品着茉莉花茶,聊她的新作《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聊她的山居生活。

  现场清新淡雅的茉莉花香,让朱天衣想到了父亲朱西宁。

  “父亲喜欢喝茶,尤其是茉莉花茶,用保温杯泡一大杯就能喝上一整天。我们后来才知道,父亲为了省钱,数十年只喝劣质的茉莉花茶。”谈起父亲,朱天衣的言语中充满了浓浓的思念之情。

  在朱天衣眼中,父亲朱西宁是台湾文学界顶尖的作家,“父亲把物质欲望的部分降到最低,把精力、心力全部用到写作中去。父亲写作不是靠灵感,而是把写作当作生命。”

  “父亲对写作有着严谨的态度,数十万字的文稿,没一个字是含糊带过的,写错了字,他依样用剪贴补正,且稿纸总是两面利用,正稿便写在废稿的另一面,有时读着读着,会忍不住翻到背面看看他之前写了些什么。”谈起父亲的细致,朱天衣依然记忆犹新。

  “父亲的遗作《华太平家传》,就是几度易稿,最终形成五十余万字的小说。”朱天衣说,父亲虽然离开了15年,但对她的影响是永久的,“对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深情款款,却也安然处之,不沉溺也不恐慌。”

  朱天衣说,她们三姐妹之所以在文学上均小有成就,与相对宽松的家庭环境分不开。

  “父亲对自己要求很苛刻,但给我们的自由到了有点放任的地步。小时候,家里书很多,但父亲从来不会限制三姐妹看哪些书。有时候在外面玩累了,回到父母的卧房,随便抓一本书,就躺在床上看起来。”谈起小时候的阅读经历,朱天衣仍是一脸的幸福。

  现场有家长问及如何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朱天衣建议,要学会分享,对孩子多夸奖,少挑毛病。如果父母经常挑毛病,孩子会认为写作是一件很无趣的事。

  “在父母的分享中,孩子就会享受写作,慢慢写作也会变成一种习惯。”朱天衣说,她们三姐妹都是在父亲的鼓励中一路走过来的。

  有家长希望朱天衣给开一个书单,对此,朱天衣表示,开书单就跟开菜单一样,应该是孩子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家长不应剥夺孩子选择的权利、选择的快乐。(记者 树红霞 文/图)

  人物名片:

  朱天衣,台湾著名作家,是台湾著名小说家朱西宁与翻译家刘慕沙的三女儿,在文坛与两位姐姐朱天文、朱天心有“朱家三姐妹”之称。著有小说《旧爱》、《青春不夜城》、《孩子王》等,散文《朱天衣散文集》、《我的山居动物同伴们》。她长期担任动物保护义工、山林溪流保育协会义工,从事儿童写作教学25年。

编辑:孟雅诗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