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台北搭计程车,会发现不少司机是“银发族”。记者曾向一位林师傅请教过这个问题。林师傅今年67岁,他说退休后就开计程车,已3年多了,“虽然退休后每个月可以拿到3500元(新台币,下同)的养老金,我有89岁的老母亲需要奉养,又不想给儿女增加太多负担,所以才重新工作。”
像林先生这样还在工作的“银发族”在台湾有近百万。进入老龄社会,加上少子化的问题,“银发族”如何养老、如何让“银发族”老有所养,成为个人和社会都不得不思考的现实问题。
养老需要更多选择
65岁以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是台湾“银发族”的主要养老选项。
目前台湾约有250多万老人领取各种形式的养老金:军(人)公(务员)教(师)等公职人员领取退休金;私营单位员工、个体经营者、出租车司机等没有雇主的劳工加入劳保基金;农民领取老农津贴……台湾老人福利协会理事长陈德光介绍说,劳保的参保人数有近千万,是台湾覆盖人群最大的险种。这种养老险的保费由被保险人分担20%、企业分担70%、政府补贴10%,退休后收入的高低,主要由平时所投保费多少决定。
在台湾,“银发族”养老仍被视为公益性、福利性产业,政策上给予不少支持。但去年10月,台媒爆出劳保基金支出大于收入,15年后将破产,话题不断发酵。
如何构筑养老保障网,成为今年岛内民众最关注的民生议题。今年1月30日,台当局公布养老金改革草案,重点解决养老基金如何永续经营以及基金已造成的缺口,台湾财政如何来填补。可是,即使如此,岛内一项最新调查仍证实,65岁以上的255万“银发族”中有将近四成还在工作,为了经济因素继续工作者达68.4%。“银发族”养老显然需要更多选项,如何确立市场化、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是新的政策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