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台湾7月2日举行的指考(大学入学指定科目考试,类似大陆高考)语文作文题。用一个字涵盖人生观,考生不得不搜肠刮肚翻寻古文存底。文言文在台湾指考语文题中一直是重头戏,2007年古文题占了66%,今年虽降到55%,但考生普遍反映难度加大。虽然民进党和“台独”人士一直忙于修改中学课本“去中国化”,但从指考来看,岛内多数知识分子显然并不买账。
古文题有
现实意义
《我将终身奉行的一个字》这样的作文题,很容易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弘扬的某种品德沾上边。台湾补教协会解题老师指出,因为要“终身奉行”,一定会有影响力,所以作文中可以举古今中外的例子作例证,例如顾炎武的“耻”、《中庸》的“诚”、关公的“忠”、晏子的“义”、庄子的“达”等都可以。
台湾一直比较重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曾有指考要求学生翻译秦朝古文,连数学都考到《九章算经》。历年指考的语文科试题更是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古典文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考题内容深广且极具灵活性。比如往届指考中的一题,要求考生把“大启而宇,长发其祥”,“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分送给七十大寿、乔迁新居、分店开幕的朋友,即考古文功底,又有现实意义。
英文试卷也涉及传统文化,其中一题讲到了闽南布袋戏。台湾近年将这一传统戏曲大加挖掘,拍了大量以仙侠为题材的木偶布袋戏,很受孩子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