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街景 陈晓星摄
在台湾,北部、南部的二分法很平常。南部,顾名思义,指台湾岛南部的嘉义、高雄、台南、屏东。
台湾岛不大,但也有“咖啡”、“大蒜”的地域文化之差。北部是以“国语(普通话)”为主的工商科技文化,南部是以“台语(闽南话)”为主的农业文化。
南部,炽热的阳光、闽南话、夹脚拖鞋、虔诚拜神、高声劝酒、叫大陆为“中国”……初识之下的确陌生而遥远。但流连于台南的安平古堡、孔庙,你会切身感受到,这是属于开拓者的土地——大陆最早的移民于此筚路蓝缕、开启山林,令台南率先成为台湾岛的“府城”。开拓者的直爽、朴素传承在南部人的性格里,直爽里的简单、朴素中的固执、农业社会相对的封闭也令南部一时难以反正“反共”、“去中国化”的扭曲宣传。
但是,怀抱善意和耐心走近南部人,你会发现南部其实很近。注重婚丧嫁娶、讲究年节时令、讲义气、论人情、爱烧香……样样都很“中国”。曾经夜宿玉山,碰到几个高雄的医生,其中一位听到我的大陆口音,嘀咕一声:“一边一国。”第二天早起大雨倾盆,也是这位医生劝我山上不要打伞,并把他的雨衣留给我,顶着大雨跑进朋友的车子。和南部的朋友说起此事,他说:“南部人很善良的,他看到你一个女生出门在外,一定会帮助你的。政治又是另外一回事。”
善良,再加上政治上的了解与和解,南部会越来越近,越来越美。(陈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