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一个杰出的与众不同的女性。美国人,生于密苏里州。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工作,作为外国驻华记者1928年底来到中国。她的《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在反击》、《中国的战歌》等专著,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的革命斗争,成为不朽之作。
史沫特莱
冯雪峰与史沫特莱1930年就相识。
按冯雪峰的自传,他的三十年代革命的文学的足迹大至有这样的描述: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迁居景云裏茅盾家中,与鲁迅过从密切。930年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大会,为发起人之一,参加“左联”成立大会,整理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1931年任左联党团书记,与鲁迅等四十余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书》,参加发起组织中国著作家抗日会,被选为执行委员。1932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任中共上海中央局宣传部干事。1933年任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部长,1933年12月离开上海赴江西瑞金。
1934年参加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当选为中华苏维埃政府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执行委员。
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参加长征,任红九团地方工作组副组长。
1935年任干部团政治教员。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调至陕北党校工作任教务主任、副校长。1936年4月被中央派到上海工作,任中共上海办事处副主任。
1936年4月中央派他回到上海,中央交待他到上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统战和情报,其次是同上海留下地下党员和党组织及文艺界取得联系,当然也包括与鲁迅、史沫特莱等文化人士的联系。
冯雪峰
冯雪峰在1968年写的三十年代他在上海的回忆材料中说:
斯诺到陕北去,是史沫特莱向我提出,我请示中央之后送去的,时间大概是在36年6月底,7月上旬之间。斯诺系从北平动身到西安,我从上海派董健吾(因他会说英语)到西安,把斯诺同西安联络站联系上的关系。
36年5月初,我在鲁迅家见到史沫特莱,记得是在我到上海的个把星期之内。在我一向印象里,我没有事前约她,而是她到鲁迅家去找我的,又好象她先从华北或其它方面线索知道陕北有人到上海。但也很可能她从茅盾或文艺界其它关系知道我到了上海。她当时同鲁迅、茅盾和周杨等都有联系。而我到上海后大概第四天也已见到了茅盾。记得我当时同史沫特莱在鲁迅家三楼,曾谈了三个下午。是她带了一个翻译(外国人,男)来的,谈了毛主席、党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等之后,都是谈长征的经过情况。谈的内容,是她要求的。
史沫特莱是30年时我就认识的,她大概29年时已来中国,以作家和记者的身份进行活动。大概在29年中她就去见过鲁迅,也大概很早她就同宋庆龄有往来。
左起:史沫特莱、萧伯纳、宋庆龄、蔡元培、伊罗生、林语堂、鲁迅
从30年史沫特莱起对当时左翼文学运动有过一些帮助,她对鲁迅的感情特别深。我们当时都相信她,现在我也认为她是革命方面的人。我觉得她当时对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确实有高度热情的,她写的有关中国革命和工农红军的一些通讯报导和文章,在国际上起过相当影响的宣传作用。
30年时,我好象听说过,她同共产国际有秘密联系。因此,对于她当时在上海的关系的复杂和来往的方面之多,我是知道和有所闻的。例如,她同当时在上海的外国人认识很多,在中国文艺界则同林语堂等人也接近和来往。我们都认为这是她为了工作和为了掩护她自己。我知道她的事情还是很少。但同鲁迅及当时左联有关的几件事情我是知道的,如30年鲁迅50年寿辰(当时左联是作为一个运动举行的)就是她设法借荷兰菜馆而开成的。当时鲁迅的活动和左翼文学运动等情况,她曾竭力介绍和宣传到外国去。
1936年初,鲁迅和茅盾致电毛主席,祝贺红军长征胜利的电报是她设法送到陕北的。而我听张闻天说,鲁迅和茅盾致电毛主席,祝贺红军长征胜利的贺电是1936年4月上旬,在瓦窑堡,在我动身到上海前个把星期收到的,即4月10日左右。
36年5月下旬鲁迅病重,她非常着急,由她同宋庆龄请了当时认为在上海的最好的肺病专科医生(美国人),去给鲁迅诊视。
宋庆龄等参加鲁迅追悼会
史沫特莱大概在1936年下半年到陕北去,是从华北方面进去的,没有经过上海方面的介绍。1937年1月我去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时,曾在延安见到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