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近500名日军战俘先后来到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学习,他们随后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及反战组织,36人牺牲。
红色延安
1935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到达陕北。1937年1月13日,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中共中央机关进驻延安。自此直至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前往华北,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共度过了十三年。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延安期间,毛泽东撰写了许多重要文章。如著名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这些文章完整地记录了中共在延安所走过的历程,也记录了凝聚着集体智慧的毛泽东思想的成熟过程。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重要方针。
反战同盟成员在阵地上向日军喊话
前田光繁
又名杉本一夫,1916年出生于日本。1938年初,成为军属满铁职员。7月29日,即被八路军俘虏。1939年1月2日自愿加入八路军。1958年杉本一夫回到日本。1995年8月18日,率“日人反战同盟成员友好访华团”抵北京访问。
香川孝志
又名梅田照文,1915年出生在日本四国德岛县。1938年1月被召集加入日本侵华日军,在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期间被俘。1941年6月,进入“日本工农学校”学习。1946年回到日本,1982年曾率团访问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