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人们对于蒋介石的三个手指头,又有了新的猜测,说是指“第三代”。这也许是受到了蒋经国的儿子蒋孝严(章孝严)四次到溪口,第四次又正式认祖归宗,改章姓为蒋姓一事的影响。蒋介石不是神仙,能够预测到三代以后的事,这些猜测终究是些无稽之谈。如果真的要在三种猜测中选出一种的话,依蒋的个性及当时的背景,第一种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他当然是想三年后就回来的。
其实,不仅是他自己想回来,就是他的“老对手”、“老朋友”毛泽东,也可能是有等他有朝一日回老家看看的心理准备的。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溪口解放。毛泽东主席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远见和大度。说是远见,是因为要留下蒋介石思乡的根,让他牢记尽管跑到了台湾,但两岸还是一家。说是大度,这一点是尽人皆知了。毛泽东6位直系亲属包括妻子杨开慧在内被国民党杀害,他的祖坟被蒋介石挖开好多次,但他还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德抱怨,下令保护好蒋介石的故居和祖坟。
当然,在文革期间,蒋的故居受到过一定的损害,但当地人们很有智慧,用毛主席语录保护了其他一部分。同时,中央得知消息后,也随即对溪口的文物古迹加以保护。所以,到了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此后,中央就拨专款修缮和恢复蒋氏遗迹。1984年,蒋氏遗迹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开放。现如令日日访客如云,而这溪口的蒋介石故居与京、沪、穗等地的蒋介石旧居一样,成了研究中国现代史宝贵资料。
可以说,在国共两党长期的交往中,毛泽东与蒋介石既是一对“冤家”,也可以算是一对“老朋友”。自从他们踏上政治舞台起,就开始了相互合作与斗争,并终其一生。在这期间,毛泽东至始至终表现出来的远见与大度,确实是蒋介石所无法比拟的。最终两人的成败,最根本的原因固然是他们信奉的主义不同,但他们两人的个性修为,也有一定的关系。
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时,蒋介石不知有没有在想近三十年两人的斗争中,自己到底输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