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资讯

台北见闻:街头上的艺术

时间:2010-07-29 09:04   来源:福建日报

位于忠孝东路与敦化南路交叉口的《都市剪影》,以人物镂空剪影及立体造型代表都会生活

  初来台北,在101大楼、中山公园、故宫等景点附近,看到一些雕塑、壁画或其他工艺品,总会驻足观赏一番。心想,台北人真有创意:在景点附近设置如此美妙的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景区的内容,也让观者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提高了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在台北呆得时间长了,走过的地方多了,慢慢就发现,几乎所有的街道上或高楼大厦的附近,都辟有公共艺术空间,设置着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台北,犹如一座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利用闲置场地打造艺术空间是台北构建艺术都市的重要举措。市中心的华山艺文空间是由闲置的糖厂旧厂区改建的,许多艺术家在此“因地制宜”创作了众多艺术作品,已成为台北举办各种艺术活动的平台与展台。近日,大陆熔铜艺术大师朱炳仁与台湾锻造钢塑艺术家杨奉琛首次在台举办艺术展,就是在这里举行。位于淡水河边的污水处理厂最近也被打造成艺术公园,成了市民休闲与艺术观赏的好去处。

  除了艺术空间之外,行走在各个街道,同样能观赏到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为了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到都市艺术氛围与乐趣,台北市文化局最近特意规划了“悠游敦化林荫大道上的绿意与艺术”等六条漫步公共艺术路线。据了解,遍布在台北市区的艺术作品共有雕塑、绘画、工艺、水景、壁画彩绘、壁画镶嵌、壁画浮雕、地坪镶嵌、垂吊造型、纪念雕柱等12大类、近500件,其中雕塑作品最多,达207件。

  市文化部门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随着都市更新及新建高楼大厦的出现,新设的公共艺术空间不断增加,这与市政府推行的“1%强制令”和“补助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台当局“文建会”颁定的《文化艺术奖励条例》明确规定:“公有建筑物所有人,应设置艺术品,美化建筑物与环境,且其价值不得少于该建筑物造价百分之一……其价值高于该建筑物造价百分之一者,‘政府’应奖励之。”台北市为此还制定《文化艺术自治条例》,并设置了公共艺术设置审查委员会,加大了实施、推广与维护力度,让市民和游客在行走之间,深刻感受到艺术就在街头上。

位于市民大道与敦化路交叉口的《斑马线》

  位于松江路口的自行车租借场的《城市候鸟》,表达了来自四方的人如候鸟一般,停车场提供候鸟暂歇的栖息地。

编辑:何建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