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重获艺术的新生命
不久前来北京推介台北旅游,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局长赵心屏就说,“看上去台北是个房屋低矮陈旧的城市。”这类例子很多,在台北人文气息浓厚的台湾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附近,有一片依山而建的违章建筑群,如今演变成台北最具特色的国际艺术村,这就是保留着台北几代人居住记忆的宝藏岩。这里的形成源于几十年前,台北因城市急速发展而出现人口激增、住宅短缺的窘况,于是以铁皮屋、砖瓦屋等为代表的违章建筑就成了台北以及台湾都市的普遍景观。在宝岩寺附近,这个曾居住国民党老兵的眷村,两百多户乱搭乱建的小屋在山坡上勾勒出错落有致的线条。
这一区域十几年前纳入台北“城市更新”(相当于大陆地区的“旧城改造”),引入了不少装置艺术项目,使它从一个破败的旧区变成了景点,《纽约时报》就将宝藏岩纳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与台北101大楼齐名。龙应台这样评价宝藏岩:“将来的台北人会到宝藏岩踏青,在濒水的草地上摊开毛毯,和家人吃带来的三明治,然后去看年轻的艺术家在那极端简朴的环境中创作,窗上门上挂着他们的作品。”
著名词人方文山推荐的是华山1914创意文化园区。“这本来是座建于日本殖民时期的啤酒厂,这个区域曾闲置十多年,经过整修,现在是创意文化园区。”有装置艺术区、二手市集、剧场与音乐演出,重新酿出一段艺术新生命。方文山觉得这里从感官上来说,“有点缩小的798的感觉,但体现的是台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