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岸的阿美族人很有趣,喜欢把船开到陆地上
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太爱大海了?在东海岸旅行,想必不少人已经看过,那里的人喜欢把船开到陆地上,而且,不是一般小渔船,而是好几层楼高的“大船”,套句原住民朋友很爱讲的话~“狠起怪ㄋㄟ!”(很奇怪)
第一艘“大船”的“船长”是阿美族的哈旺,四兄弟一起把经常在大海上航行的“家”,重新在陆地上盖起来,成为旅客临时的家,它不仅造型在花东公路海边相当醒目,还有个好玩的地方。
这个名为巴歌浪的船屋,座落的位置在台东县的长滨乡,进入船屋的产业道路入口却在花莲县的丰滨乡,是真的那么爱搞怪喔!这也没什么,只是凑巧罢了,多数人其实不会那么无聊,尽注意这些有的没的。
巴歌浪是阿美族的一种仪式名称,笼统地说,应该可解释成“诸事圆满完成”;仔细一点的话,它是透过捕鱼的过程,让悲伤的、欢乐的都回归正常,不论族里有人过世、结婚或欢乐地庆祝丰年祭,之后都要举行“巴歌浪”,挥别伤痛、欢乐也要适可而止,回到日常的作息,继续努力过生活。
巴歌浪船屋上了岸,还不忘记找飞鱼来作伴
船屋本身的造型就是一艘船,房间也分为船长室、大副房等,或许是起造的时间较早,房间不大、陈设也很简单,但进房间得走在窄窄的通道,就像在船上一样;房间感觉或许还好而已,但它所在的位置与环境却很优,前方是一大片草地,里里外外都是哈旺以漂流木创作的木雕作品。更往前走,可通过草坪,直奔大海沙滩,光坐在用餐处看海,也相当舒服。
从船屋眺望,泳池也做成船形,绿草地外就是沙滩与无垠大海
公路继续往南走,约莫2.5公里的道路右手边,则有另一幢比巴歌浪船屋大上一倍以上的船屋,位于樟原小区内,巨大的造型很壮观,但如果开车的话,还是别开太快,因为它在小区内,不小心就会错过。
这栋船首开着大口的建筑,从正面看尤其高耸巨大,那也难怪,因为它可是要装载许多人的诺亚方舟。没错,它可不是民宿,而是基督教长老教会樟原教会的礼拜堂,光是建筑内部就有3层楼高,再加上仰望如通天的船首,看起来彷佛超过5层楼高。
这也是阿美族人一起盖起来的特殊建筑,原本的礼拜堂因为1990年的台风侵袭受损,本来只想要整修一下,也不知道是谁的点子,把礼拜堂变成了那么大一艘船,成为最特殊的教堂建筑,也是东海岸的地标之一。
这艘船不仅造型,外观的装饰上也没马虎,你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它是一艘木造船,船身上开着许多整齐的圆形窗,底部还有海浪滚滚翻腾,它可没停下来过,镇日航行不懈喔!
樟原教会礼拜堂的诺亚方舟气势恢弘
更南边还有一栋,它是位于成功渔港旁的新港区渔业大楼,就是那个以镖旗鱼闻名的台东新港,比起樟原教会的诺亚方舟,它是一艘完整的商船或邮轮,船首、船身、船尾都有,造型中规中矩,颇具气势。
相较于新港渔业大楼,巴歌浪船屋、樟原教会规模或许比不上,却有着阿美族人的不受拘束的趣味,与庄严中兼具创意的活泼。
成功新港区渔业大楼是一艘商船或邮轮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