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淡水交会的曾文溪口湿地,孕育数百种鱼虾贝类,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也因此吸引众多鸟类在此觅食,是亚洲东岸到澳洲的沿海候鸟迁徒中继站。根据统计,在这里过冬的候鸟、留鸟或过境鸟多达200多种,包含雁鸭科、鹭科、鸥科、鹬鸻科等,为数惊人。其中,濒临绝种的黑面琵鹭,每年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数量会飞抵曾文溪口过冬,使得曾文溪口成为国际间备受瞩目的重要湿地,在保育团体多方争取下划定黑面琵鹭保护区,将此地列为台湾十大国际级赏鸟胜地。
黑面琵鹭于每年5、6月在北国繁殖,10月间南飞避寒,其中有一半以上在台湾渡冬,直到隔年4月间才陆续飞离,栖息时间长达7个月。在台南县市沿海湿地都曾看到黑面琵鹭的踪影,但以曾文溪口北岸聚集量多,成为国际瞩目的栖息地。黑面琵鹭属于朱鹭科,身体全长约74公分,外型像白鹭鸶,嘴部黑色,呈扁平状是重要特征。其中曾文溪口的观察记录曾高达400余只,是全世界最大的渡冬栖息地,所以特别珍贵。黑面琵鹭性喜群居,喜欢栖息在河口、海湾等大面积湿地,通常在黄昏外出时觅食,清晨才返回栖息地休息。它们会集体在水域中围成半圆形,一边前进,一边以扁平的嘴筛食鱼虾等水中生物,提高觅食效率。天寒时还会互相依偎取暖,休息时也轮流担任警戒,在众多鸟类中,具有高度社会性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