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南市海安路艺术造街墙壁彩绘不仅美化街景,也带动海安路商机,原本没落的街道,如今成了府城的休闲餐饮街。记者凌佩君/摄影
为老小区艺术彩绘近来在各地蔚然成风,参与彩绘的街头艺术者,多是对乡土怀抱热情的庶民,他们的活力让老建物有了新生命,不但成为景点带动商机,部分还成功的让政府“画下留屋”。
台南市“海安路艺术造街”应是岛内彩绘美化老街区的鼻祖,也是“画下留屋”的范例,造街第二年就获得“南台湾优质都市景观园冶奖”特别奖。
艺术造街让沿街商家重燃商机,并纳入历年“府城行春”游览动线,成为外地游客到府城,几乎都会前往“体会”府城风情的去处。
海安路十七年前要建地下街商场拆除地上房屋,不料地下街计划失败,历经风雨十年,沿线住户不但未享受到地下街带来的繁荣,反而尝尽被迫拆屋、搬家的辛酸。
七年前,学生、在地艺术家响应市府“海安路艺术造街”计划,彩绘破墙、认养街景,商家也积极参与,小林木瓜牛乳老板颜庆林把水泥平台美化成五彩缤纷的花坛,“欧洲很多城市,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阳台、窗口摆设盆栽,使整个城市美丽优雅。”
海安路与忠明街口的“七二六街道剧场”,以残缺墙壁为布景,成为独特文化展演平台;绿荫咖啡座、露天餐饮空间,塑造出“时空回廊”休闲魅力氛围,吸引台北、台中、屏东等十余县市参访。
游客多数都是人手一台数字相机的年轻人,当地春安里长颜庆义说,有很多是大学生来做小区营造主题报告。

高雄左营自助新村的创意彩绘,最近成为南部学生的热门拍照景点(右排),住在眷村的孙奶奶(左图)成为大家的拍摄人物。记者刘学圣/摄影
高雄左营自助新村六月将拆除,文藻外语学院学生钟慧蓉、黄馨莹为抢救老眷村,去年开始在眷村“涂涂抹抹”,还把作品制成明信片,吸引其它学子接力加入。
可惜的是,自助新村虽成为高市新景点,却未能如愿留下,退休教官黄海屏感伤表示:“保存眷村美好的一仗,我们已经打完,该是起身脱下戏服、关灯的时候了。”
【2011/02/14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