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初夏,我去了澎湖,那年是我第一次去了澎湖,对于澎湖,有许多了想像。
我想像着那掉落海裡笔直的蓝天、那延伸到湛蓝深处的浪花、让我回到过去的闽式老建筑、让我惬意漫步的中央街,以及海边摇着船、清唱着的小船长,这么多了想像,堆砌着属于我旅行中的澎湖群岛。
早晨,就和海边的海浪声一起醒来,海边的沙滩上早已留下游人蜿蜒、被海水冲淡的足迹,很强的阳光和海浪嬉戏着,映出粼粼的闪光,远远的望去,就像是一片飘在海麵上的银白薄纱,不断不断变化着。
朝着这抹白纱,我来到沙滩,把人字拖丢在一旁,暂时抛开文明的束缚,感受属于这片地球上最塬始海洋的触感与律动。
来到澎湖的季节,是五月,有点强的海风、有点凉的海水,但是仍挡不住想要把身体掉进海裡的游客们,这个季节,踏在白色的沙滩上,身穿比基尼的女孩奔跑嬉戏着、晒得古铜色神采飞扬的男孩们扛着冲浪板,準备驾驭那犹如千军万马的浪潮,站在浪头的感觉是什么 也许,唯有真正站上去了才能感受得到吧!
澎湖的海洋,不是空寂的,而是一种蓝得彻底、蓝得没有极限的色彩,它比去过的任何地方的海水都还要美,或许,那是一种基于土地情感的眷恋,而且,来自澎湖的海的味道,有一种熟悉的咸咸土味,那就是乡情了吧!
来到海边,彷彿,海在背后安静的看着我,澎湖的海,就是如此的平静。
想起了刘勰在《文心雕龙 神思篇》裡说道关于海的一种情感描述,他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管是情还是意,来到大山大海的一侧,总是让人不禁流露出那股宣洩不止的流动。
澎湖,是美的,美得有一种属于它自己的个性之美,它倚在台湾岛的西侧千百年来,始终是被人类以某种目的佔领,但是现在,它是一颗台湾海峡上的明珠,用海风、用蔚蓝、用朴质的内涵,吸引旅人,进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