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

台湾端午充满民俗情(图)

时间:2011-06-07 10:07   来源:深圳特区报-中国网

 

台南5日举行的龙舟竞渡。

 

  深圳报业集团驻台记者邸继勇文/图

  每年欢度端午传统佳节,台湾人都会获得1天假期。今年端午台湾连放三天长假,岛内各地美味粽子和丰富的节庆活动一起上阵,传统与新意互为衬托,让节日中的台湾人多了很多精彩。

  包粽子品种来自五湖四海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粽子都是端午节最应景的食品。在台湾过端午节,人人都要吃粽子。

  端午节前夕,在台湾的市场里,可以买到来自五湖四海的粽子:包括客家粽子、广东肇庆粽子、浙江湖州粽子、福建福州粽子,还有台湾本土的北部粽子、南部粽子等等。台北南门市场卖的粽子,一般都是以江浙、广东等外省口味的居多。台北最知名的“肉粽大王”店卖的是地道的北部粽子,台南最知名的“再发号肉粽”则属南部粽子。

  目前,台湾大多数五星级饭店也接受粽子预约,所销售的高档粽子包括鲍鱼粽、面包粽以及以乌龙、普洱、龙井等名茶入粽的茶粽等。为让有忌口的人们也能享受粽子美味,地中海式海鲜粽、韩式花粽和人参药膳粽、日式抹茶海苔粽等异国风味的粽子今年也在岛内大行其道,这些口味好、热量小兼有养身之功的粽子颇受欢迎。

  虽然从市面上买粽子很方便,质量也好,但不少台湾家庭还是喜欢自己包粽子,特别是一些有孩子即将考大学的家庭更要如此。这是由于端午节过后,就是一年一度的大学考试,而包粽与“包中”是谐音,因此许多父母都要亲自给孩子包粽子,以求孩子考试顺利。

  赛龙舟大家享受的是气氛

  台湾和大陆一样,端午节最有气氛、最为热闹的是划龙舟。台湾各地的主要河川在端午节期间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竞赛。今年,台北市、台中市、台东县、彰化县、南投县等地都连续几天举办龙舟比赛。

  5日,“2011台南市国际龙舟锦标赛”在台南运河的安亿桥至承天桥河段展开,多达158支队伍参与此次龙舟赛,创下历年新高。划龙舟原是民间祭祀水神的一种仪式,目的是为了消灾祈福,后来加入了屈原的故事,说是百姓撑船寻找屈原。在台湾,龙舟需要经过“开光”仪式才可下水,“开光”就是请知名人士拜祭水神,并提笔在龙舟的龙眼上点睛。龙舟下水前,人们敲锣打鼓,抬着龙舟走向河岸。经过一番巡行,龙舟便下水比赛。在台南运河上,竞赛一开始,只见龙舟上的选手在咚咚的鼓声中,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奋力往前划。河道终点处,中央插有锦标,哪一队最先夺得锦标即为胜者,胜负往往只在一瞬间。动人心弦的比赛,吸引着许多人在岸边一边尽情观赏,一边为选手加油。

  其实,端午节在台湾除了包粽子和赛龙舟这些传统活动外,更重要的还是人们的一次嘉年华。记者在台南活动现场就看到,在运河周边超过两百家美食、农渔特产、伴手礼等商业摊位,将台南“在地”的传统文化推广给与会游客。另外,在彰化的“鹿港小镇”,庆端阳活动连续9天盛大展开,今年更推出四大主题:“浪里夺标赛龙舟”、“锣鼓喧天庆端阳”、“新奇有趣看展览”、“美食飨宴饱口服”,邀请岛内民众一同体验“快乐游鹿港”。

  台湾各地的端午活动除龙舟竞赛活动外,还引入夜市文化,在河岸旁设百货零售、摊位游戏、明星表演等活动,无论是三五好友或是全家出游,都非常适合。在鹿港,当地还有传统工艺展、现场拓印、童玩技艺及鲁班公宴等活动,要让游客到现场来,不仅有得吃、有得玩、更有得拿!

  取午时水郑成功带来的传统

  在台湾过端午节,还有一个富有神奇色彩的习俗,就是取“午时水”。台湾民俗专家介绍,当年郑成功进驻台湾时,部队开到大甲铁砧山,急需水却找不到水源,郑成功便插剑入地,祈求泉水涌现,拔剑后果然山泉喷涌。由于当时正是端午节午时,此水便被称为“午时水”。从此,“午时水”声名远播。每年端午节午时,台湾都有许许多多民众求取“午时水”,以保平安。

  据说,乡间的台湾人很看重端午节正午的水和正午的茶,午时水、午时茶尤重一个“正”字。因此,每到端午节这天中午12时,人们会涌向村中的井边。提桶的,挑担的,围绕一个共同的目的―――等候提取午时的井水。因为家家户户唯恐过时不正,排成长龙阵也就蔚为大观了。然后,回家摆开古朴雅致的功夫茶具,泡沏独具乡土风味且有保健作用的午时茶,佐以节日主食“薄饼”吃喝起来。缕缕茶香伴随着赛龙舟的歌声、锣鼓声、喝彩声,在河岸边飘荡,飘荡……

  台湾端午节还有有趣的活动是“立鸡蛋”比赛。那就是在端午节正午12点正,谁能很快将一只鸡蛋立起来,谁就会有好运。据报道,在去年基隆举办的一次“立鸡蛋”比赛中,参加比赛的千名市民有602人获得好运。另外,在台湾乡间过端午节时,许多住家门口都挂菖蒲、艾草和贴钟馗画像,成人饮雄黄酒,小孩子佩香包,这些据说都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

  “艾虎悬门日,龙舟竞渡时,屈原遗恨在,千古楚人思。”端午节和中华民族的其它传统节日习俗,深入台湾的每个角落。

编辑:王小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