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县位于台湾本岛西部的台湾海峡中,东与云林、嘉义两县相望,西与福建厦门相对,是台湾地区唯一的岛县。全县由澎湖本岛及周围其他63个岛屿组成,面积126.86平方公里,人口9.5万,辖马公市和5个乡,县治设在马公市。
澎湖列岛雄居台湾海峡的中枢,就象大大小小的珍珠、玉石镶嵌在万顷碧波之上。澎湖列岛的开发比台湾本岛早380年,历史上曾是大陆移民去台湾岛的踏脚石,故有“台湾海峡之键”、“海上桥墩”之称。
澎湖列岛本是一片火山喷出的熔岩--玄武岩台地,因受海水侵蚀而分裂成许多小岛,岛上表土瘠薄,由大量珊瑚礁和砂砾堆积,虽气候温和,但风强雨少,不宜农作物生长。而附近海域鱼类特别多,再加上各岛的海岸线曲折,到处可以开辟渔场,所以岛上居民多是“以海为田,以船为家”,兼采珊瑚、珍珠。
群岛海滨帆墙林立,微波漾碧,白云扫空,海天如画,每当夕阳沉海,暮色苍茫,烟雾迷朦之时,渔火渐升。每逢月夜,皓魄中天,万千渔船灯火布满海上,恍如一座不夜城。于海滨眺望,一望无际的海上,环岛流动闪烁的万点渔人,明灭变幻,与空中星斗、月光交相影映,蔚为壮观,“澎湖渔火”清时即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
最佳旅游季节
澎湖列岛与台湾本岛一衣带水,但气候差异很大。全县年平均气温为27.7摄氏度。最热的7、8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低;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气温比台北市还高1摄氏度。澎湖夏凉冬暖,惟雨量稀少,风力强大,全年平均风速超过6级的大风日多达144天,其中,每年11月至翌年1月,大风日每月超过20天。每年除6-8月为南风外,其他月份多为东北季风,最大风速可达每秒20米以上,相当于中度台风。全县年降水量为1000毫米,是台湾省雨量最少的地方,且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0%,干旱期长达180天左右。
澎湖列岛交通
马公市是澎湖县陆海空交通的枢纽。马公市与近郊的湖西乡之间有环澎湖岛的公路相通,并通过跨海大桥与西屿岛相连,可直抵西屿岛的最南端。
在澎湖岛的风柜尾半岛上,有许多天然奇景,从县城马公市乘车,约20分钟即可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