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旅游

悲情城市 台北九份

时间:2008-06-23 16:06   来源:中国台湾网综合

九份风情_九份,“悲情城市”热起来_乐途旅游网
九份风情

九份风情_九份,“悲情城市”热起来_乐途旅游网


九份风情


  有一种地方,当你身临其境,并无特别感觉;一旦离开,思念便像迷迭香,轻轻揉碎,弥散开来。位于台湾的小城九份,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空中之城

  “你不是想看比较有台湾代表性的城市吗?九份就是啊。”明对我说,“侯孝贤的威尼斯获奖电影《悲情城市》就是在那里拍摄的。知道九份名字的来历吗?据说是因为早期陆路未开通前,交通不便,山上一共住有九户人家。荒野山中的九户人家,每次外出采购日常用品,总要备足九份,每户分得一份,大家都方便。天长日久,九份就成了地名沿用至今。”

  感觉很像日本动画大师宫崎峻的《空中之城》,我猜想,没准动画大师也来过九份。

  “那里现在还是住着九户人家?”我问。

  “怎么可能,自从光绪十五年(1889年)在九份地区的金瓜石山发现金矿后,采金的人蜂拥而至,原来偏僻荒凉的山野,顿时变成了热闹的矿场。”

  “早期人口最多的时候,曾经有一万多人来此采金呢。日据时代,九份的大量黄金被输往日本,那时是颠峰时期。上世纪三十年代,随着金价上涨,九份更是呈现了“亚洲金都”繁华绚丽的辉煌盛况。每当夜幕降临,九份灯火辉煌,时人称之为‘小上海’、‘小香港’。”明不无自豪地说。

  “那里以前很多酒家,早期很多工人白天在矿坑里工作,晚上下班就换上西装,到酒家喝酒。那是一段九份的黄金岁月,真的是处处笙歌,纸醉金迷。”

  “可后来国民党统治之后,金矿因前期的过度开采,矿源殆尽,采金事业便因此走入没落,昔日熙熙攘攘的山城人口外移,也日渐冷落。”

  “那现在还有啥可看的?”我问。

  “那些旧式的建筑都在啊,你知道吗,1989年,侯孝贤电影《悲情城市》上映后,这个小城又热闹起来。现在,这里已经是一个商业气息浓厚的旅游小城,到处可见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游人。如果是周末假日,你连停车位都找不到。”

  升平戏院

  九份真正称得上一座名副其实的空中之城,也可称为山顶之城。整个地区位于山坡上,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山坡和阶梯式建筑景观。

  坐落在九份轻便路上的升平戏院虽已废弃,不过却是台湾北部的第一家戏院,大约建于1914年,以前俗称“升平座”,顾名思义,可见当初繁荣时期九份的歌舞升平。

  戏院给我第一眼的印象竟有点鬼屋的感觉,残垣断壁,茅草丛生。如不是四周日式茶馆及街上的行人提醒着我,我以为自己走入时光隧道,仿若看到胭饰媚行的荡女从眼前走过,陪伴着无根漂泊的浪客,挥霍着他们的青春。音乐响起,美腿舞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

  当金矿开采殆尽,人口外移,一切归于孤寂,繁华散尽,1986年,戏院不得不结束营业。

  如今,这个曾经是北台湾最大的戏院,风华不再,静静地伫立在街头,如沧桑的老人,承载着一段过去,叙述着昔日的辉煌。

  赖阿婆芋圆

  “我们去吃点小吃吧,这里的小吃在台湾很有名哦。”明的一句话勾起了我的食欲。

  台湾的小吃早有耳闻,九份的居然还很有名,我大有赚到的感觉。

  小吃店多沿着旧称“暗街仔”的基山街,那是旧日最热闹的街区,由于地形限制,道路狭长而弯曲,加上雨遮,几乎遮天蔽日,也难怪过去称它为“暗街仔”。

  这里的风味小吃同样充满“古早味”。芋圆、肉圆、鱼丸、鱼羹、草仔粿、红糖糕、芋仔蕃薯、烧酒鸡、麻油鸡、笋子鸡……满街飘香,令人垂涎。

  我在“赖阿婆芋圆”店前停住了脚步,这是明推荐的。要了一碗,品尝了起来。

  赖阿婆芋圆不仅嚼劲十足,还吃得到小块的芋头,加上绿豆、红豆、花豆……配料十足,铺上碎冰,真是无敌的甜品。那些芋圆既美味又可爱,不愧为九份小城的小吃代表。可如果要把九份的小吃都品尝一遍,即便是我这个大胃王,恐也难以招架。

编辑:李典典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