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菜园休闲园区在“澎管处”与县府打造下,成为一座兼具游憩与产业特色的海洋牧场。
十余年前到澎湖,看不到绿意盎然街景,想搭船到离岛游赏,得顶着炙阳、闻着鱼腥味在港边等船,上了船还得弯腰低头进入老渔船改装的娱乐船,柴油味加隆隆引擎声,大概船还没开,已经头昏脑胀、游兴大减了。
这些陈旧的记忆图像,现在可要彻头彻尾的扬弃了,因为澎湖脱胎换骨,变得更“清新亮丽”了,像是散布在台湾海峡上的一串明珠。
今年到澎湖的游客,在五星水平的民宿里慵懒看海,搭游艇游离岛,可在冷气充足、旅游信息丰富的游客中心里候船,游客多了定期整理环境的亲水设施,可贴近海洋,还能走上箱网钓花枝。澎湖吸引游客,不再只靠美景,还多了丰富的海洋文化风情与旅游质量。
澎湖的蜕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政府”与民间合作,积极推展澎湖之美的成果。澎湖早年观光主管机关只有澎湖县政府,经过4年筹备,1995年“交通部观光局澎湖风景区管理处”成立,使澎湖拼观光再添生力军。
原本脏乱且杂草丛生的马公市菜园休闲园区码头停车场,经施工改建后,环境更美化。
“澎管处”16年来改善软硬件度假设施,为澎湖美景加分,除了游艇码头可见的游客中心与浮动码头设施外,近年热门的菜园海洋牧场,岸上周边景观的改造,也让游客印象深刻。
以前的菜园海边随处是弃置蚵壳,不时传来养猪异味和鱼虾腐败的腥臭,要到岸边观海得捂鼻走小路,无法留住游客;在澎湖县政府与“澎管处”先后投入改造下,现在的菜园休闲渔业区多了干净的公园绿地和观景凉亭。
养蚵业者丢弃的蚵壳,在小区居民巧手下成了艺术品,遮阳棚、停车场与滨海步道的兴建,使菜园从养蚵渔村变成澎湖休闲渔业重镇,游客搭船出海在箱网养殖区钓海鲡、大啖海鲜BBQ,清凉海风拂面吹来,在优闲惬意中,感受澎湖海洋的跃动。 【2007/12/13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