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召南摽有梅——爱在最好的时光

时间:2012-09-04 16:24   来源:中国台湾网

  二、先秦意蕴

  韶华流转,多少红尘深景,都在先秦河流中。

  召南摽有梅——爱在最好的时光

  作家沈从文说,我一辈子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地方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爱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羡煞多少翘首以待的痴男怨女。只因,越长大越明了,年少浪漫的情怀,多半未能如愿吧。

  台湾散文大家席慕容也在名篇《莲的心事》中慨叹: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若在最好的时光,于喧嚣而寂寞的尘世,得遇那对的良人,漫漫人生路,携手两相伴,该是何其幸运。然而,古代有《摽有梅》的慨叹,今天有剩男剩女的无尽烦忧。那眼见梅子簌簌落地,期待爱侣望眼欲穿,独唱情歌的率性女子,大家都还记得吧?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 

  借着这首好诗,让我们穿越时光,想想一下《诗经》那个先秦年代的光景。那吟唱《摽有梅》的女子,似乎清晰可见。她衣着素净,脸庞清秀,阳光下一抹婀娜的身影。眼见一树梅子由青变黄,稚嫩的嘴角也日渐丰盈。她把用柳树藤条编成的筐篮放下,拾起一颗落地的梅子,放在鼻端细嗅清香。她时而抬眼,看看树上的梅子,时而坐在树下,双手托腮冥想。

  “摽”念“biāo”,落的意思。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有七成,追求我的小伙儿,莫辜负这良辰美景。梅子纷纷落地,枝头仅剩三成,我心仪的男子呀,到如今切莫再等。树上的梅子啊,几无所剩,喜欢我的小伙子呀,你只要开了口我就答应。

  待嫁少女的口吻,倾吐当龄女子求偶的急切心情,青春流逝啊,夫婿难觅啊,裹挟了几多回环的女儿心事,一句胜过一句,一重急过一重。重章叠唱,是诗经中最常见的艺术手法,除了在吟唱方面的韵律节奏考虑,其用意更在于强化抒情的效果。枝头梅子由七成,到顷筐塈之。顷筐,古代一种前低后高的筐,塈,念“jì”,“拾取,捡取”的意思。这位女子也由“迨其吉兮”,到“迨其谓之”,“莫辜负这良辰美景”,“你只要开了口我就答应”。她内心由从容静等,到迫不及待,其率真坦然个性尽露,翘首以待的鲜活女子,便立于我们眼前。

  怎奈,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梅子青了又黄,黄了又将落光,她日夜期盼的男子,仍然没有出现。自古有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便纵有千万种风情,这位女子的心声,更说与谁人听呢?

  这位女子内心的歌唱,忽然让人想起歌手老狼的低头浅唱:“想把我唱给你听,趁现在年少如花……最最亲爱的人啊,路途遥远我们在一起吧……”

  世称《摽有梅》为春思求爱诗之鼻祖,自此以来,大致形成了这样一种抒情模式:即以花木的荣衰比喻青春易逝,由感叹人生苦短转而追求情爱和人生的及时。例如: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写“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中唐无名氏的《金缕曲》有“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枝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编的一手好戏的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借杜丽娘唱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清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林黛玉叹道“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等等,均为这一抒情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延展。然而,《诗经》作为抒写的首例,比较之后仍觉最为率真清新。

  对于异性和情感的需求,本是人类最自然的天性之一。而对每个当龄适婚的青年男女来说,婚恋既是其最为隐私个人的一隅,又不仅仅是个人所能操控的事情。《周礼媒氏》曾载,召南之地,仲春之时,每逢梅子成熟时节,当地媒官便让未婚的大龄(男过30,女过20)男女自由婚配,无故不参与者甚至还要受处罚。《国语越语》中记载,越王勾践曾下令,女子十七不嫁,男子二十不娶,父母有罪。个人问题的国家干涉,这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欲达到一种“外无旷男、内无怨女”的良好社会状态不失为一种繁衍生息、维护社会安定的好方法。

  由此可见“剩男剩女”,并非当下的时髦和专利,自古已有之。从《诗经摽有梅》开始,就发出引导大龄青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至情至性之言辞。只是《摽有梅》中的女子,只有心动没有行动,她掌控不了整个局势的主动权,孤单落寂的她,尚未得到任何男子的回应。这女子看似坦率,实则被动,一味苦等。也许碍于种种原因,她无法主动出击,去追求一个自己喜欢的男子。但她再这样下去,怕得参加国家举办的相亲大会了吧。

  年少时候听老人讲,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纸,不懂。随着渐渐长大,确实看到不少事情印证了老人讲的话。如此天时地利人和,但往往是男人能得到自己喜欢的女人,而女人得不到自己喜欢的男人,因为男人不怕翻山越岭,女人却怕伤了自己指头。由于女人的被动和矜持,她喜欢的男人转瞬便被别的女子追到手了。《时尚COSMO》杂志采访明星范冰冰,问她会不会主动追求喜欢的男士,她笑答我为什么要主动追啊,我不,等他追我。这是典型的例子。女子在情爱方面,似乎天生被动,不论她多么自信和优秀,多认为应该由男子主动来追,而面对自己心仪的男子,也只能再次独唱一遍“摽有梅”。

  其实,无论男女,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都不应在茫然的等待中度过。今天的我们,再不用像古人那般豪爽地呼喊:老女不嫁,塌地呼天。《摽有梅》早已告诉我们,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道理也多少给人一点紧迫感。不论男女,要该开花时开花,该结果时结果,这才是完满的人生吧。若一不小心成了剩男剩女,就要放下架子主动出击,无论凤求凰还是凰求凤,最终的归宿是一样。看看近来颇为流行的各种相亲娱乐节目吧,当下普遍存在的“剩人”现象就可见一斑。既然,你未嫁来我未娶,趁着大家都“正当最好”,那还苦等什么?剩女们积极点,找个好人就嫁了吧;剩男们加把劲,主动说出我们约会吧。

  不想一个人老去,就不要再迟疑。幸福,我们只要抓住它,就永远不晚。在这一生中,若能遇见那个“正当最好”的人,并与之相爱,便是我们最好的时光。

  要不然,韶光无情,如成熟的梅子哗啦啦纷纷落下!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