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邶风静女——两情相悦

时间:2012-09-04 16:24   来源:中国台湾网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一见倾心容易,两情相悦最难。

  初初堕入爱河的男女间,总有一根丝弦相牵。它微妙脆弱,尚不知风从何来,心湖便已荡起涟漪无数;犹如台湾诗人洛夫那句著名的“我向池心,轻轻扔过去一粒石子,你的脸,便哗然红了起来”。

  它绵绵不绝,她不来,他便怀揣无数心思,忽悲忽喜,波动焦虑。

  情入诗,爱成经,这自《诗经》中绵延而出的情丝,在轻拢慢捻间一奏千年,亘古悠长,足以与时光抗衡。

  所以,有人说,《邶风静女》是整部《诗经》中最灵动活泼的一篇。这样的爱情适合发生在春天,然后两个人遇见。某个新柳才发的春夜,一钩新月几疏星,女子拖着长长的裙裾自溪畔归来,怀携一簇蓬香的茅草。露珠打湿了裙角,她含着不动声色的微笑,悄然隐藏到约会的地点的旁边。那个扬扬风华的男子,在那“搔首踟蹰”,徘徊等待呢。

  在三千年前的中国,这样一场小儿女的幽会诚然是美丽而可贵的。男子一会看看东一会看看西,却左右等不到美人到来。静女,静女,说好了等我于城门之下,却为何月已斜坠,心如火煎,依然盼不到你的倩影?

  爱情总免不了有猜心的阶段。他愿意等我吗,愿等多久?她是真喜欢我,还只是一场荒唐时光中的戏耍?

  猜不透你比这东海还深的心思啊。幸好,爱情最美的,不正是那隔花隔雾的眼神,欲诉还休的心思,又爱又恨的纠结么?待到瓜熟蒂落时机成熟,那酝了又酝酿了又酿的心事,才终于开坛见日。在四目交接时,你我终能携手朗朗晴空下,将这熏人欲醉的爱情,一饮而尽。

  爱而不见。痴心的男子,再多等一会儿吧,你呼吸的韵律,你眉头的表情,你徘徊的身影,在这等待的时光中,皆已被她悄然拾藏。经年之后,或许你取次花丛,早厌怠了爱情,也早遗忘了今夜的月光,但双鬓斑白的静女不会忘,一生难忘此良宵,曾有一个人,为她堕入情网,为她城隅彷徨。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玛格丽特杜拉斯著名小说《情人》的开场:我已经老了,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人人都说你很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不过,她的这几句,和诗人叶芝的情诗《当你老了》中的“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又是如此地相似,应该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多少读者的内心感动翻涌。

  时光和爱情的较量,无论谁赢谁输,结局总是具有悲剧性质的。战火纷飞的时光痕迹全刻在女人的脸上,从如花红妆到鹤发鸡皮,迷恋于吞食爱情的女人们啊,该如何面对年老色衰、爱情不在的破碎和悲伤?

  说到这里,不由想说,天下所有的男子,请善待那些个拼尽红颜来爱你一场的女子,请善待,她们的青春好时光。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等了好久,盼了好久,那自灯暗花阴处姗姗转出的女子终于踏露而来。她巧笑倩兮,她双靥生辉,她柔媚似手中初绽的鲜嫩草芽,你怎舍得怨责她的捉弄和迟到?

  聪明的静女深谙情人之间的心理,她愈朦胧隐约,便愈扰他心怀。现代人常说,抓住男人心的方法是,永远不让他满足。彼时的静女,未必想得如此深远,但作为一种相戏相谑的情趣,却是增进二人感情的一剂良药。

  等,不是最苦,等不到,心才最苦。

  幸而你来,予我红彤彤的爱情信物,予我热切切的一腔感动。这喜悦的温度,暖透了一城清冷月光,纵使相对无言,我依然明了你秋水瞳中期冀羞涩的目光。

  戳破了那层薄薄的窗纸,爱情,豁然开朗。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荑”,“tí”,初生的白茅。在我们的古代,赠送白茅就是求爱的意思。不过,在那个年代,火辣辣的情话总是令人难以启齿,心悦美人不敢言,只能将满怀情愫佯装无意地说给这一簇草芽听。

  这从郊野溪畔采来的白茅啊,是如此丰美而别致,好像六月的田田莲塘,她兰舟轻移,素手摘下的一朵莲……百转千回的爱意表达令人不免想起人生:我们希望人生道路平直坦荡,真理却总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爱情从相见欢起始,到长相守收尾。人们偏爱生生多出一段“长相思”来,然后再摧心摧肝,涕泪俱下,寄予无数种意向讴歌传唱。

  横也丝来竖也丝,这情丝在《静女》中的化身就是一簇春天的白茅。彼此都明了求爱心意,却偏生不肯说白,只怕谁早说破一字,便落了个轻狂的名头。

  只是,人不轻狂枉少年,她含笑不语,便只能由这位落落君子来点破谜题。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茅草光华夺目,并非这植物本身的魅力,而是因为美人你。你盈手相赠,我余香萦怀。诗经中的情话,一旦出口,撼人心扉。山好,水美,月明,花香,流连于风景万千,只因这风景中,你才是最美的一笔。借用现代的一句流行语:最美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躲过雨的屋檐。

  诗经里的爱情,如田野迁陌上随处而发的茅草,纯净美丽,自然脱俗。《静女》中的男女,也如田野中奔放的精灵,有种陌上归来,山花插满头的天真烂漫。在诗歌的结尾,相信两个人在了一起,让我们为这两情相悦的爱情深深祝福。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