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领袖国家”搞成“霸权国家”
在近代世界历史上,国际社会的领袖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的霸权国家,是霸权性质的领袖国家,这些领袖国家同时是霸主国家。而未来中国作为世界的领袖国家,就是要改变这种性质,第一次实现“领袖国家”不等于“霸权国家”的根本转变,成为后美国时代的第一个非霸权性质的领袖国家。
自从欧洲航海家们通过地理大发现,通过地理大串联,把地球各个地域分散的地区社会联结为国际社会以后,在地球上就产生了一种新的需要,就是“国际秩序”的需要,就是领导世界与管理世界的需要。而国际秩序的形成必须经过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国际社会的历史已经有500年,而真正理想的国际秩序至今没有真正形成,国际秩序要达到像国家秩序那样的程度,还有相当遥远的道路要走。
关于世界领导权发展演进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无主”阶段,有国际社会而无国际秩序。这一阶段,基本特征是“强者为盗”、“能者为匪”,少数国家依靠武力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杀戮和抢劫,竭泽而渔,消灭文明。早期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就是早期国际社会强者为盗的典型,它们在刚刚形成的国际社会的原始丛林中,实践着霍布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这是国际社会的原始期。这一阶段是1500—1648年的30年战争结束以前,大约有150年时间。
第二阶段是“霸主”阶段,即强者为主、强者为霸的阶段。从1648年的30年战争以后开始,国际社会开始有了第一个国际秩序,进入通过战争产生霸主,依靠霸主建立和维持国际秩序的时代。在霸主时代的典型霸主国家是英国和美国,霸主时代的国际秩序的典型代表是“英国治下的和平”和“美国治下的和平”。这一阶段从1648年至今,已经经历了三个半世纪。
第三阶段是“民主”阶段。这一阶段的根本标志是中国走上领袖国家的岗位,是国家关系的民主化和国际社会的民主化。
美国对世界的霸权领导落伍于时代,作为领袖国家不够称职,美国霸权性质的领导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马来西亚前总理穆罕默德马哈蒂尔在接受中国电视台采访时说:“美国有很好的机会展示它的文明,不幸的是美国的领导者通过带有侵犯的方式展示它的实力。包括优先攻击权,也就是在没有受到别的国家攻击的情况下,美国认为它有权力进攻和征服别的国家。这令一些小国很担心。这不是美国应该承担的角色,美国应该是一位好的国际公民,应该赞同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织来监督国际关系和各国的表现。我认为美国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国家,可以承担世界的责任。但是除非美国和其他国家之间建立平衡,否则美国会欺凌弱小者。一个好的领导者不应该是侵略性的,应该做符合道德的事情。发动战争征服别的国家,杀害人民,这不是好的领导者,应该发展自己的国家,给人民更好的生活,但是不能因此攻击和侵略别的国家,夺走别的国家的东西。比如不能为了给自己国家的人民好生活,就去征服一个富有石油的国家,而是应该通过勤劳、发展工业来达到。可以努力给人民好生活,但是不是以牺牲别的国家为代价。征服其他国家,把资源拿走,给自己用,这是陈旧的王国概念,是错误的。”中国作为新的领袖国家,将不会走上美国的霸权之路,而是保持全球的和平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