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生存,我们每天要面对很多无奈的事情。如果工作顺利,可能会很 高兴;如果工作不顺利,心情会很沮丧。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如果短期 内我们不能完美到心静如水,那么就应该真实面对。该怎样的真实呢?我认 为,无论今天心情好不好,我们都应该告诉孩子,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 道原因,而只有知道原因的时候才能理解。你在工作中遇到不高兴的事情, 带着一堆烦恼回到家里,看到家里人或者孩子以后,没有原因地发脾气,这 是不可取的方式。家里人不但不能理解你为什么烦恼,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烦 恼并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反而会让家里的气氛变得更紧张。其实我们完全 可以把内心的郁闷表达出来。比如可以试着问孩子,你在幼儿园是不是也有 不高兴的时候?今天妈妈也不高兴了,所以想自己呆一会儿,你自己玩可以 吗?当然孩子小的时候很难理解,但当他们长大的时候就会慢慢理解了。我 们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也是在教育孩子学会表达和理解他人,当哪一天他们 在幼儿园有不高兴的时候,也可以告诉父母,这样父母和孩子就可以进行 沟通。现在很多孩子不喜欢和大人沟通,其中有一点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就 是,作为父母,我们自己也缺乏沟通的能力。
有效的沟通是从坦诚的表达开始的。仅仅可以表达还不够,还需要家里 人给予理解。比如爸爸看到妈妈不高兴可以这样对妈妈说:“无论你在工作中 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两个都会一直爱你。”可是按照我们中国人传统 的习惯和思维方式,认为这样的言语很难以启齿,说出的话经常会变成:“生什么气啊,这种人没有必要搭理,你也够小心眼的。”这些话反而会让妈妈 感到更难过。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因为我们都是局外人,但是表达爱 是一个让对方非常受用的方式。
在一方情绪激动的时候尽量不去讲大道理。用爱的方式传递亲人的关心 是容易让人接受的。各位家长朋友,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教育着孩子。我们 怎样对待亲人,孩子也会怎样对待我们。
当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能快乐地面对孩子,那是最好的,在这种 环境里成长的孩子通常会很乐观。在现实世界里,我们不能做到时时快乐或 者心静如水,那就尽量真实,真实地让孩子和家人体会自己的感受,真实地 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很多中国人认为,可分享快乐而不愿分享痛苦。但 是能够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的人才是亲人,因为分享痛苦并不是给他们增加 了痛苦和麻烦,而是一个亲人希望承担的爱的责任,在对方有痛苦的时候我 们同样也会和他们分担。如果只是分享了一部分,爱是不完整的。在这样分 享的过程中,我们与亲人的感情才会比和别人更深厚。对待子女也是一样, 当孩子能和我们分享一切的时候,我们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才更坚固、更完 整,而这些都是爱的艺术。 人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也许是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 人不愿意去正视自身的缺点,认为会让别人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从而回避这 些问题,而回避这些不完美只能变得虚伪。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这种虚伪, 以至于不能认出什么是真实。其实缺点不可怕,人类自私的天性也不可怕, 而掩盖缺点和自私的虚伪才可怕。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缺点,面 对自己的自私,然后再努力去完善。承认人的不完美,从而努力让人变得完 美,这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如果不能正视这个问题,教育也会流于虚伪, 虚伪的教育只会教育出虚伪的下一代。如果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是由一群 虚伪的人组成,那么这个国家或者社会的状态就可以想象了。
承认人的不完美和自私,不仅是教育的出发点,更是现代社会一切制度 和法律存在的基础。用制度和法律不断地规范人的私欲,这是迈向理性和秩 序的新时代的开始。
对于父母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孩子时刻在向我们学习着,我们的每个动作、每个决策、每次对话都是对孩子的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会影响 孩子的一生。今天的中国,诸多文化理念需要我们反思。这个反思的任务应 该由成人完成。作为成年人,作为父母,如果自己不去反思,反而希望孩子 们改变社会,这恐怕是非常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