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自当上练兵大臣之后,终于明白在清朝政界只有靠金钱才能办成事的道理,既然已入了仕途,就要按着这个方法来,于是广泛结交朋友,只要是当时政界有大权有名声的,袁世凯都和他们相交好。当时的北洋大臣是浙江仁和县的王文韶。袁世凯到天津的时候,和王文韶的三个儿子及其幕僚都私下里互相联络,并与在天津现任候补道员的官员,也都多义结金兰。袁世凯然后开始挑选将领,招募人才,并选择天津小站作为军队驻扎训练的地方。袁世凯一直知道清朝的军队存在很多弊病,所以他先改营制,再订规则,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清朝唯独缺少精通军事学的人,所以必须借助外国的人才。有些国家听说清朝在操练新军,就争先恐后地和清总理衙门、军务处沟通,都想来教军学,以包揽清军的教练权。总理衙门没有人懂得这些道理,就和袁世凯商议。袁世凯谙熟外交,极力陈述用外国人的弊端,力主不用外国人。之后,袁世凯自己请了普鲁士的兵目充当总教练,并秘密缔结了雇用契约。总教练要恪守营规,受统将的管辖,如果违抗了命令或者契约,即使期约未满,也可以随时将其辞退。所以袁世凯即使用了外国人,但是并不受外国人的挟制。这些事情都说明了袁世凯的过人之处。袁世凯生平的事迹中,训练新兵是最显赫的一件,也有很多特色,在这里就不详细论述了。这里仅摘录袁世凯招募士兵的规则,由此来窥探他练兵的独特之处。袁世凯一向知道清朝军队中都是些老弱病残、滥竽充数之辈,所以制定了严格的招兵条件。他招兵的条件是:
一、年限廿岁至廿五岁;二、力限平托一百斤以外;三、身限官裁尺四尺八寸以上;四、步限每一时行二十里以外;五、取具邻右保结;六、报名家口住址;七、会吸食洋烟者不收;八、素不安分,犯有事案者不收;九、五官不全,足手软弱,体质多病及有目疾者不收。
清朝绿营军的旧制是,每一名士兵每月发放三两三钱的军饷,再加上种种克扣,最终发到士兵手上也就没有几个钱了,所以士兵就把这些军饷看做可有可无的。士兵大都赖在军营中靠赌博和嫖娼混日子。袁世凯于是决定给士兵发放优厚的军饷,具体如下:
一、中选待齐以前,发小口粮每日大钱百文;二、募齐开差后,小口粮每日发大钱百五十文,头目二百文,有能粗通文义者,口粮照头目例;三、到营正头目,每月饷银五两五钱,副头目五两,正兵四两五钱,伙夫三两五钱,长夫三两,米价在内,柴价在外。
清朝招募士兵,往往在没有正式编入军队之前,就容易发生变故,所以袁世凯制定了严格的刑律,募兵律令如下:
一、强奸民女者斩;二、擅取民物者斩;三、聚众哄斗为首者斩;四、沿途逃亡者斩;五、强买民物者插耳箭。
兵律制定好之后,就开始招募士兵组建军队,军队的一切都仿照东西各国的兵制,一改清朝军队的旧习。当时清朝朝野上下,思想开通的没有几人,见到袁世凯的所作所为,都大为惊骇,有的对其加以诽谤,有的竟当面指责。所以训练没有多久,就产生了种种谣言。加上袁世凯重用天津武备学堂和山海关营兵学堂的学生,军队以往的那些所谓统领、提督,在军队被解散之后,既没有能力搞一些营生,又不屑于投靠在袁世凯的门下。袁世凯虽然用了一些以前的勇敢将士,但是因为条件太过苛刻,导致这些人多方活动,不停散布流言。第二年就有御史上书弹劾袁世凯,说他浪费国家的金钱,把训练新兵当做儿戏。这些顽固派因为没有见过正规操练的法则,所以将袁世凯的训练视为儿戏,少见多怪的人竟到了这种地步。在清朝办事之难,由此可见一斑。没过多久又有人参劾袁世凯肆意杀戮,将人命视为草芥,导致军心涣散,说其训练的新军恐怕不能用。当时袁世凯虽然有李莲英在西太后面前为他辩护,无奈大臣都被众人的言论所迷惑,不知道袁世凯究竟怎么样,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敢为他说句好话。经过多位御史的弹劾之后,袁世凯虽然没有被追究责任,但他也确实感到了心惊胆战,岌岌可危。直到直隶总督换成了满洲人荣禄,荣禄是西太后的至亲,他素来知道袁世凯很有才能,袁世凯于是动用自己的手段,拜在荣禄门下,将荣禄作为自己的靠山。荣禄考虑到袁世凯是以道员出任了练兵大臣,好像对他赋予的希望很小,但实际担负的责任很重。此时正逢直隶臬司空缺,荣禄就保荐袁世凯去补任了这个官职。当时清朝议论纷纷,都说袁世凯补臬司这个官职花费了十几万金,不仅是荣禄得到了贿赂,就连荣禄的手下也被贿赂了,袁世凯之后平步青云都基于此。这些都是道听途说,好比在夜里给人金钱,没有实际的证据可查,不能说它是有还是无。不过在清朝的官场,这些也不算什么怪事。
袁世凯任直隶臬司之后,更加殷勤地侍奉荣禄,就像之前侍奉李莲英一样。不料西太后退居颐和园养老,把朝政交给了光绪帝,此时,袁世凯的内援李莲英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当时遇上戊戌会试,有广东省南海县有志之士康有为等人公车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赏识,并赏康有为为军机章京,政事无论大小都要咨询他。几个月内清朝百废俱兴,全球都对清朝刮目相看,认为清朝将来必会有所振作。袁世凯对此也是羡慕,但是苦于没有和康有为见面的机会,不能向他表达自己的诚意。这时袁世凯的书记生举人阮忠枢也参加了公车上书,袁世凯就将自己敬仰康有为的意愿告诉了阮忠枢,请他遇到合适的机会转达给康有为。康有为自从公车上书得意之后,就邀请举人中名声比较显赫的人组成保皇会。那些符合保皇会的条件又赞成保皇会宗旨的人都可以成为会员。阮忠枢正在为没有办法入保皇会而苦恼时,他通过房东的中介,殷勤应酬,这才通过会试举人的介绍,加入了保皇会,并结识了康有为。阮忠枢将袁世凯倾慕康有为的事情告诉了康有为,康有为因为知道袁世凯兵权在握,袁世凯本人又很勇敢,所以很愿意和袁世凯结交,康有为就嘱咐阮忠枢表达他对袁世凯的敬仰之情。双方以阮忠枢作为中介,书信频繁来往,情意很是融洽,于是便义结金兰。这件事最终演变成后来戊戌流血的大闹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