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三章 3

时间:2012-07-24 10:4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六月末的天气异常炎热,宿舍里偶尔钻进来的如饥似渴的蚊子,这会儿都让罗敷有些留恋。所有的行李都已经打好了包,但她依旧心神不定地在空旷的宿舍里走来走去,这是在抵抗什么呢,直到两行眼泪不自觉地流下来时,她终于放弃抵抗,在这所校园,自己遗失了一个叫江榆林的男人。不管她离开还是继续留在这里,他都是不会再回来的了。

  罗敷的行李,是梅朝晖帮她从学校拉回家的。“不只是表哥这么简单吧?”暖玉打趣道。她回了一句:“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这要是换作从前,她一定会和暖玉长长地打一场嘴仗。

  直到毕业那天,她们俩都是宿舍里没有男朋友的女生。暖玉可不希望她们两个人都没有人爱,她自认为长得不够好看,可像罗敷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也没有男朋友,天理难容嘛。

  暖玉的家在高新区,罗敷的家在翠华路,她们约好以后要每个月见一次面,见面的地点,就是太白大学跟前的一家凉皮店。在所有西安的小吃里,她们最喜欢吃的就是凉皮。

  工作半个月后,罗敷才知道林海生也是太白大学毕业的,他和罗敷都是一个专业的,师从的老师有很多他们互相都认识。

  其实林海生的大名她早有耳闻,只不过要到现在才和他本人对上号。在学校的时候,她曾听好几个教授包括李见贤教授都讲过林海生的光辉事迹。他的父亲林慕风是著名画家,但他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衣钵学画,而是学起了文学,他有奇迹般的过目不忘的能力,古文写得几乎可以乱真欧阳修,并且写起现代小说来也颇有功力。

  李见贤教授甚至说,太白大学自“文革”后招生以来,才子唯此一人而已。当然,此人聪明是聪明,可是过于随性而行,这样的人啊,要么成为大家,要么就是废人一个。

  果真像李教授预言的那样,所有人都以为林海生前途大好的时候,偏偏他读到快毕业的博士不读了,反而进入清风杂志社做了一名普通的文字编辑。

  这里面有个缘故。清风杂志社当时的编辑部主任许昭音,是林海生一直苦苦暗恋的大学同级同学。许昭音祖籍湖北安陆,当年那个姓许的姑娘,令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许家的后辈,似乎一直都出美人,许昭音是那种典型的行事极为自制的姑娘,不笑的时候有点儿清冷,一旦笑起来,两颊会有两个深深的酒窝,眼睛弯弯的说是天上的月亮也不过分。她穿衣极为简洁,其他人如是妆扮可能就会无精打采,但皮肤雪白、挺拔清瘦的她这么穿,反而是衬得她更加美上几分。林海生的母亲就是湖北安陆人,也姓许,所以从他上大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在注意许昭音。但那时候的他少言木讷,在太白大学暗恋许昭音四年,竟然都没有找着一个机会对许昭音表白什么。

  出生于音乐世家、家人多在国外的许昭音生活态度称得上谨慎,她并没有在学校谈过恋爱,大学毕业后她到了清风杂志社做编辑。工作不久,她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终南的大学教师洪宝枢。洪宝枢的父母极积善,还是两个古典音乐的发烧友,所以,几乎是他们替儿子看上了许昭音,许昭音说不清她是看上了这家两个待她如女儿的老人还是需要在这个别人的城市有个家人,和洪宝枢交往不到半年,他们就在洪家父母的催促和安排下结了婚。

  洪宝枢的爸爸送了一套一百多平方米的新房给他们做婚房用,洪宝枢的妈妈送了全套香港买回的周生生的首饰给许昭音,他们的婚礼在西安当时最有名的饭店人民大厦举行,一个副省级干部来给他们做了证婚人,他们的婚姻,在当时绝对可以说才子佳人。

  林海生读到一半的博士课程停下来到清风杂志社工作的时候,许昭音已经结了婚,而且结婚之后她很快在洪家二老的支持下考取了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专修大提琴去了,谁也不知道林海生心里想的是什么。他写过不少小说,一篇叫《一九二六年时期的爱情》的小说获得过省内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文学奖的一等奖,他的这篇小说还得到过当时蓝关作协的主席茹岸汀先生的亲自点名表扬,但他并没有继续往下写他的小说,他的主要精力还是用来研究古典文学。一直到许昭音都留在了音乐学院任教,他才找了一个小学老师结了婚。

  林海生也就是许昭音的大学同学和前同事而已,她不会知道这个从前沉默的大学同学,现在为什么变得像另外一个人,说话语速奇快,更不会知道,这份滔滔不绝,只是他需要在她面前掩饰自己的紧张而已。

  妻子把他和女儿都照顾得很好,即便是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接送女儿上下幼儿园也从来没有过任何抱怨,这个女人仿佛是从出生起就自娘胎带着一份贤惠来了。爱或不爱这样的事情,而今对林海生已经不重要了,但他尊重妻子,这决定了他对任何其他女人的态度,他只能默默地用自己的方式关注着许昭音。

  《一九二六年时期的爱情》背景是1926年西安围城期间,一对恋人用死亡来成功地相守在一起。故事很像一个隐喻,当我们活着时,相爱却往往不能相守。甚至很多时候,你都没有办法告诉一个人,你的那些爱有多么炽烈,你最终只能在夜晚自己给自己挖上一个坑,然后把爱埋下去。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