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昧
做一个沉默的金人,其实不易。
“对于这世界,我已无话可说。”这样的话不是人人有资格说的。勇气和钙质一样,一年年从身体里流失,最后剩下委顿乏力的一堆肉体。年少时无知无畏,才敢说不甘。十年光阴,只为了这两个字争强好胜,种种困厄也只以为是砥砺。荆棘繁花,瓦砾珠玉,因为贪心,所以不辨,所以言笑晏晏,所以高朋满座,所以不醉不归。
言语亦同财富、健康、欲望一般无二,急功近利的透支之后,漫长的岁月,必然要用沉默偿还。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世间种种,岂无前因。
禅宗有桩著名公案,百丈怀海每上堂讲经,常有一老人随众听法。一日,百丈问:“立者何人?”老人云:“某非人。昔年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有学人问:‘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不落因果。’遂五百年堕在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百丈云:“汝但问。”老人便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百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始脱狐身。
一字之乖,原来大谬。前年初识某人,暗暗欢喜他一句“内心清明,不落爱憎”。如同陌上遇故人,只以为山长水远,风轻云淡,不落窠臼。一日复一日信马由缰的话题,晕染出一段一段水墨写意一般的织锦。那一寸光阴,秋意迟迟,当真是“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寥廓清欢。浑然不知已堕在野狐身五百年。久后曲终人散,有一日长夜霍然无梦自醒,月色溶溶,纳兰的句子涌上心来,“想铜驼巷陌,金谷风光。几处离宫,至今童子牧牛羊。”无端端生出兴亡之叹,心下泫然。方知世间因果,并无一人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