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你们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 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在坚持着?”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但几个数字就可以概括:20岁结识苏格拉底;40岁创建学园;60岁开始对叙拉古王的教育试验;80岁寿终。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阿里斯顿在柏拉图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珀里珂提恩是公元前5世纪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的同族。
柏拉图本名阿里斯托克利,因为生得一个阔额头,父母就给他起了个诨名“柏拉图”,没料到这个名字竟然出了名,本名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18岁的柏拉图应征入伍。战后“三十僭主”的登台让他很气愤,而此后民主制度的恢复也只是给他带来短暂的热情,因为民主制度的首领们把他最尊敬的老师苏格拉底推上审判台。亲眼目睹了老师临死的那一幕,柏拉图备受打击。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不得不暂离雅典,开始游学生活。大约从28岁到40岁,他用12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游历。他先到邻邦墨加拉,从那里渡海去北非。他先后到过希腊殖民城市昔伦尼和金字塔之乡埃及。然后来到南意大利,在那里接触到毕达哥拉斯派门徒如阿基达等,这些人知识丰富,对哲学有着执着的信念。在多次旅行期间,柏拉图也赢得了很多志向远大、才能出众的青年的钦敬,其中包括狄翁,他是统治叙拉古的狄奥尼修一世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