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六节 柏拉图: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二)

时间:2013-04-17 1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40岁是柏拉图生命的转折点,他在雅典近郊凯菲索区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园,自己做了一名教师,一边著书,一边教学。他在阿卡德米的入口处写了“不懂几何学者勿入”的字样,告诉人们,没有几何学的知识休想登上柏拉图的学术殿堂。这也是西欧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在柏拉图出生的时候,有志青年只能靠外来“智者”的巡回讲学接受“高等教育”;而在50年后的雅典,一些有志青年却从各地蜂拥而来,向柏拉图求学问道。由于柏拉图的出色组织和指导,当时的许多数学大师,如克尼特斯和尤多克索带领着各自的学生投奔而来。

  柏拉图的著作大都是以对话形式写成的,主要有《辩诉篇》、《克利托篇》、《普罗塔戈拉篇》、《高吉亚篇》、《曼诺篇》、《共和国篇》(即《理想国》)、《菲多篇》、《宴话篇》、《菲德罗篇》、《智者篇》、《法律篇》等。

  柏拉图认为教育是“灵魂转向术”,他认为人的灵魂其实早就认识众理,包括最高的善,所以我们要通过启发式的教育把它引导出来。比如,有位学生经常向柏拉图倾诉,说别人对他有成见。

  这天,他又来找柏拉图:“老师,为什么每个同学都觉得我这个人有问题呢?每次在您的课上,他们总是会挑我的毛病,我很苦恼。”

  柏拉图看了他一眼,没有开口。那个学生见柏拉图没说话,有些着急,就再次询问起来。柏拉图有些无奈地扬了扬手中的东西,那学生一看,原来老师正在调制药品。

  柏拉图放下手中调制药品的搅棍,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现在你知道别人为什么对你有意见了吧?你总是只顾自己的想法和事情,而忽视别人正在进行的事情,你觉得别人应该怎么对你呢?”

  那个学生有些面红耳赤,但是他扬起了头,说:“老师,我懂了,谢谢您这一课!”他向柏拉图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走了出去。

  柏拉图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淡淡地笑了。他就是通过简单的启发式教育,来告诉学生做事情的时候要多考虑,不能冲动行事,要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联系,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一个处世智慧的简单道理。

  柏拉图曾经有三次西西里之行,他试图把政治理想付诸现实,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是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到达西西里岛,在叙拉古宫廷会见僭主狄奥尼修一世,宾主交谈并不投机。僭主信奉军事实力,柏拉图谈论唯心论哲学,结果不欢而散。

  第二次是公元前367年,柏拉图应戴昂邀请,去叙拉古担任新即位的狄奥尼修二世的教师。

  第三次是公元前361年,狄奥尼修二世再邀柏拉图前往叙拉古,结果仍不顺利,败兴而归。最后返国途中被人卖为奴隶,幸得熟人慷慨解囊,以20明那替他赎身。

  柏拉图60岁时迎来了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活动。叙拉古的狄奥尼修一世去世了。他30岁的儿子继承了王位,称为狄奥尼修二世。当时叙拉古正面临着迦太基在西西里西部扩张的威胁,叙拉古的铁腕人物狄翁是新王的姐夫,年轻的新王因为长期生活在奢侈的宫廷中,腐化堕落了,狄翁对叙拉古的未来忧心忡忡。于是他请求他仰慕了20年的柏拉图做狄奥尼修二世的导师,而柏拉图也将这种邀请视为对自己关于政治权力与科学思想相结合的观点进行实验的一次良机。这样,柏拉图接受了狄翁的邀请。

  柏拉图以“纯真”的信念开始了对叙拉古国王的教育,狄奥尼修二世也很快与柏拉图亲近起来,全心投入几何学课程中,这给柏拉图和狄翁带来了信心,几何学一时成为宫廷中的时尚。但是,也许狄奥尼修的性格太懦弱,也许心灵的教育开始的太晚,也许嫉妒的恶魔并不会随着“纯真”的闯入而退出,不久,情况逆转,狄翁被放逐,柏拉图被迫返回雅典。可是,柏拉图仍然同狄奥尼修二世保持着通信联系,同时劝说他和狄翁和解。然而,不劝还好,这一劝反而让狄奥尼修二世变本加厉,不但没收了狄翁的个人财产,而且还强迫他的妻子改嫁。看到如此局面,柏拉图很痛心,但他还想最后一试,于是他再次航行到叙拉古。可是,他的希望再一次落空了,柏拉图受到狄奥尼修二世的野蛮侍卫的敌对,后来在友人的帮助下才脱离险境,返回雅典(公元前360年)。柏拉图这才放弃了培育“哲学王”的试验,潜心于讲学和著书。

编辑:杨旋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