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古希腊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然和人本身的认识也逐渐加深,对灵魂不死的疑虑越来越重:人们总是在担心,人死时,灵魂离开身体,因为无处安置,所以灵魂也就随之灭亡了。直接从俄耳浦斯教借用灵魂不死的宗教信条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已经不能让人们信服,所有的这一切都使柏拉图产生了挺身捍卫和论证灵魂不死学说的历史使命。他要帮助人们消除疑虑,坚定信念。
柏拉图的世界是一个“理念”的世界,事物的世界可感而不可知,理念的世界可知而不可感。他以他的“理念论”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庞大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也对灵魂作出了理念论的证明:既然“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和有神性的,既然灵魂能够理解“理念”,则灵魂本身也必定是永恒的、不死的和有神性的。
关于死亡的本性,他说“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意思是说,人原本是灵魂和身体的合体。可是人的死亡却不意味着人的完全毁灭,而仅仅是身体变成尸体,永恒不死的灵魂摆脱肉体束缚而重新获得自由,而且只有死亡才能够使人的灵魂摆脱肉体的囚禁,进入适合于它自己本性的理念世界。
虽然他的灵魂不死论证现在看来还不够充分,但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把灵魂不死学说同本体论和道德伦理联系起来的人,给灵魂不死学说以普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意义,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逝世,享年80岁。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立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个世纪之久。学园派经历了种种变迁,衍生出一些新的学派特别是由普罗提诺开创的新柏拉图学派,在罗马帝国时代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教父圣奥古斯丁承续这一派又加以发挥,将哲学和神学结合起来,竭力为基督教会在人世间建立神权统治作辩护,但影响都不及柏拉图。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是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这个唯心论体系,在中古欧洲成为基督教神学的重要支柱,甚至近代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先验论,伴随着天才论的英雄史观,都可以从这一神秘驳杂的体系中,汲取到他们认为有用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