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境内的游牧民族,曾被罗马人奴役了五个世纪,受尽苦难,随时准备着揭竿而起。当哲学家马可·奥勒留登上帝位时,反叛爆发了。
首先是周边民族开始入侵。这其中以渐渐壮大的日耳曼人和恢复元气的帕提亚人最为凶猛。罗马军队仍然保持了强大的战斗力,奥勒留分派出两路大军,将北方与东方的入侵者纷纷击退。可悲剧在于,西亚当时正流行一场可怕的瘟疫,罗马的东路军有人染上瘟疫,并在凯旋之后将瘟疫带回了罗马。
此次瘟疫之可怕,甚至超过了提图斯时代。166-167年疫情达到高峰,罗马城有时一天能死上千人。无数人逃离罗马,奔向荒僻之地。这还没完,罗马随即爆发了百年不遇的水灾。瘟疫加水灾几乎摧垮了农业。罗马闹起粮荒。
当时罗马军队在劫掠塞琉西的阿波罗神庙时,据说打开了一个神秘的金盒子,里面藏有瘟疫的毒菌,于是末日降临,意大利的许多村庄和城市沦为废墟,罗马城里也有近万人死亡。正当奥勒留为赈济灾民焦头烂额时,他宠信的将军,帝国东部总督阿维第乌斯·卡西乌斯在叙利亚举兵反叛,意欲夺取王位。叛乱最终被平定。杀死卡西乌斯的是其手下的属将。但对于卡西乌斯的死,奥勒留深为遗憾。他为权力的欲望毒害将军的心灵而感到沉痛,还说本来要求宽恕的应该是他自己。奥勒留还小心地毁掉一切有关叛乱的文件,以免牵连参与其中的人。当奥勒留说,不要从权力、地位、名誉等身外之物中去寻找快乐,要在物质现象面前保持心灵的尊严时,他不是只面对别人,宽宏大量,有如是者。
奥勒留想尽各种办法防疫救灾,罗马勉强渡过难关。但紧接着,北方日耳曼各蛮族部落就以更凶猛的势头卷土重来。罗马守军损兵两万,北疆告急。
帝国危难之时,这位从小在书本中长大的帝王毅然决定亲自出征,以振奋全军低落的士气。看似一介书生的他,在战场上运筹帷幄、挥洒自如,亲率罗马大军横扫日耳曼,将来犯之敌尽数剿灭,边境重归安定。
可帝国周边的日耳曼各部落已成气候,一次出征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公元169年,敌军再度犯边,奥勒留只得再次出战。这一次他陷入了缠斗,这场大战竟持续了六年之久。这六年,奥勒留一直在边疆度过。也正是在这六年间,在多瑙河畔的军营里,这位帝王完成了那部不朽的哲学著作——《沉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