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哲学家们都提倡俭朴的生活,有些人衣着褴褛,行为乖张地招摇过市;有些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席地而卧……这些人不顾众人的目光,我行我素。他们渴求的是什么呢?
作为政治家的塞涅卡,富裕并善于与帝王周旋;作为斯多噶派哲学家的塞涅卡,拥护自我节制和俭朴生活的美德。政治家形象与哲学家形象之间存在着的矛盾也让塞涅卡很困惑,于是他的做法是一种把哲学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尝试。
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要过好几天艰苦的生活:吃最难以下咽的食物(其实不过是大多数奴隶和穷人所吃的);穿粗布衣裳;做一些苦累难忍的工作……他悄悄地问自己:难道这就是人们所害怕的吗?
有一天他终于领悟到:苍茫的荒野里,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放弃了自己生活的轨迹,都要和别的生物一样了,我们自己和他人肯定在一些地方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些并不影响生活的平衡与和谐。而且,我们以我们的精神而存在,并不应该被那些所谓的财富和地位所影响。当然,那些视银器为陶器的人很伟大,可视陶器为银器的人也无可厚非。然而,某些人一听到财富两个字就怒目呵斥,宣称不屑听到铜钱的响声,这才是心理不正常的表现。
作为帝王之师,他享尽荣华富贵,比大多数人都有优势努力尝试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践。
尼禄登基五年后,本性暴露,残暴荒淫,甚至毒死了自己的母亲。塞涅卡失望至极,他的哲学思想在这个学生那里毫无用处,公元62年他向尼禄请求退休,但尼禄不准。
两年后他又一次请退,尼禄残忍地收回塞涅卡任职期间得到的大部分财产后准许他离开。公元65年,在塞涅卡的侄子——诗人卢坎谋刺尼禄事件败露之后,尼禄终于找到借口逼迫未曾参与此事的塞涅卡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