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硅谷顽童

时间:2012-06-07 20:47   来源:中国台湾网

  山景城为史蒂夫提供了很多学校以外的学习机会。史蒂夫拥有超常的智慧,又对电气和电子设备非常痴迷,山景城可以满足他的巨大好奇心。 

  如果想弄清楚乔布斯家的邻居和周围的环境是什么样的,以及这一切为什么成为史蒂夫成长中尤为重要的因素,那么,我们必须将日历翻回到史蒂夫出生的第二年,即1956年。 

  那一年,三位科学家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约翰巴丁和沃尔特布拉顿,基于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以及对晶体管效应的发现而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基本构建块,它掀起了电子领域一次重大的革新,也让更小、更便宜的收音机、计算器和电脑的出现成为可能。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不久,肖克利回到了故乡帕洛奥图,它位于旧金山南部的一处山谷地带。在山景城 , 他成立了一家名叫“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公司。这家公司的产品之一便是当时非常先进的设备——晶体管,而肖克利也开创性地开始使用一种叫硅的材料做半导体,用它来制造晶体管。 

  肖克利的公司附近聚集了一些研究机构和刚刚起步或初具规模的企业,这个加州北部的地区成为了新兴工业发展的理想地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的太空计划也在这时全速发展。洛克希德作为一家航空技术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主要的承包商,也在此地闪亮登场。同时,两个当地的著名人物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他们的事业是在车库中起步的),也将他们的电子公司——惠普公司——定址在帕洛奥图。 

  随着商业的蓬勃发展,一些年轻的专业人士,譬如教授、工程师、设计师、电气技术员,以 及科学家都陆陆续续地搬到此地。几年前,山景城和周边散落在山谷中的社区因为杏树种植园而热闹非凡。现在,它们则因为新兴的产业和新建的住房而繁荣起来。 

  一位刚刚结婚的年轻工程师搬到了史蒂夫一家居住的山景城街道上,与他们只隔着几栋房子。他叫拉里朗。初次遇见拉里时,史蒂夫才12岁。史蒂夫这样描述他们的初次见面:“一个男人带着他的妻子,搬到了我们这条街上……我们发现他原来是一位在惠普公司工作的工程师,是一个超级无线电爱好者和铁杆电子迷。他用了一个很奇怪的方式来认识街区里 的孩子们:他拿出了一个话筒、一块蓄电池和一个扬声器,将它们放在他们家的路边,在那儿你可以对着话筒说话,然后被放大的声音就会从扬声器中传出来。” 

  史蒂夫的父亲曾经告诉他,如果想放大声音,一定需要一个放大器。所以,乔布斯飞奔回家,告诉父亲他的亲眼所见——声音不需要放大器就被放大了!父亲和儿子争论不停,史蒂夫最后只好拽着爸爸来到街区的另一边,亲自给他演示了朗的话筒。于是那一天就连史蒂夫的父亲都学到了新的东西。 

  从那次令人印象深刻的见面以后,史蒂夫经常整天和朗一起待在朗的车库里——这就是朗的电子车间。在1995年的一次采访中,史蒂夫回想起朗对他的影响:“他还教了我很多电子的知识……他擅长使用希斯工具盒……希斯工具盒是一个工具套盒。工具盒里零件的价格比市场现有的成品价格要贵一些。希斯工具盒带有操作手册,它会详尽地解释组装原理,所有零件都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并以颜色编码。有了希斯工具盒,你就可以自己动手组装东西了。可以说,它能教给人很多东西。它让人懂得一件成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因为它包含了 操作的理论。但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个工具盒让人意识到自己可以制造出在整个宇宙中所见到的任何东西,这些东西变得不再神秘。比如,你看到一台电视机,你会想,‘好吧,我还没造出一台电视机,但是,我可以做到。’” 

  乔布斯还说:“因为希斯工具盒,事物变得更清晰了……并不是出现在人们周围的东西本身有多神秘,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它们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它们才显得神秘的。而通过探索和学习,一个人可以理解身边一些构造非常复杂的事物,这会让人产生极大的自信心。从这个角度看,我的童年非常幸运。” 

  从那些消磨在车库的时光里,史蒂夫学到了很多。而朗对他的影响还不仅于此。1967年,这位工程师还把史蒂夫带进了惠普探索者俱乐部。 

  探索者俱乐部的活动向那些崭露头角的青少年工程师们开放,每周二晚上在惠普公司的餐厅中进行。 

  在那个年代,像惠普这样的公司迫不及待地想要跟年轻人分享所有他们研发出来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惠普公司的各种工程师都来参加探索者俱乐部的活动,向年轻人描述他们正在做的最新项目——计算器、激光、全息摄影,等等。乔布斯回忆起一次特殊的聚会:“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台最新的台式电脑,并让我们操作它。我太想要一台了!……我觉得电脑真 棒,我一心想摆弄一台。”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在史蒂夫乔布斯成长的那个年代,电脑是不会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最早的电脑专供实验室和大学使用,创造它是为了实现无差错和高速的数学运算。它们都是一些体积庞大的仪器,而且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因此要被放置在特殊的房间里来保持凉爽,以防止电脑过热。 

  在20世纪50年代初,台式电脑开始发展。到50年代末期,希斯工具盒里甚至有一套工具,可以制造出台式电脑。1972年,惠普公司推出了一台特殊的台式电脑,它被认为是一种可以编程的计算器,使用它的人主要是科学家和工程师。 

  遗憾的是,克里滕登中学的课程并不能让史蒂夫对“外面的”世界着迷。他的六年级教室与拉里朗的车库,以及惠普那个到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餐厅一点也不一样。 

  对11岁的史蒂夫来说,他的新学校并不是一个让他开心的地方。现在,他被学校称为“神童”,但他并没有被安排与他同龄的天才儿童同班,而是被放到了一个由比他大得多的孩子组成的班级。学校本身也没有做出任何能够帮助他适应新环境的努力。更糟的是,学校里还有一群真正的闹事者。史蒂夫乔布斯的一本传记中写道:“警察经常被叫到学校里来制止打斗,因为形势已经失控了。童年的史蒂夫是个极度聪明,但同时又有点野性的孩子,但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他非常不快乐。在混乱中,他的野性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同时消失的还 有他超常的智力。” 

  在克里滕登中学,乔布斯饱受欺辱,他非常痛苦。于是,在升入七年级前的那个暑假,他告诉父母,他再也不会回那个学校了。他必须转学,否则他就再也不读书了。 

  按法律规定,史蒂夫是不许辍学的。但是保罗和克拉拉很清楚,孩子的困境让他们面临了一些难题——尤其是他们在收养他的时候做出了承诺,必须将史蒂夫送进大学。毫无疑问,现在只能选择让史蒂夫转学了。而更换学校意味着全家要更换居住的社区。 

  从史蒂夫出生以来,保罗和克拉拉已经从旧金山向南部郊区搬过两次家了,这一次,他们还会再搬吗? 

  答案是肯定的。他们考虑到两点理由:第一,他们一向很重视儿子的要求。第二,比史蒂夫小三岁的帕蒂马上也将进入克里滕登中学读书。史蒂夫的经历影响了父母的决定,他们想为两个孩子找到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了旧金山郊外更偏南的山谷地区洛斯阿尔托斯。他们的新家有三间卧室,离保罗工作的地方更近了。而且,史蒂夫也因此进入了库比蒂诺学区,这一地区在当时的名气远远超过了山景城。同时,洛斯阿尔托斯也是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之一。 

  1971年1月,也就是乔布斯举家搬到洛斯阿尔托斯的第五个年头,行业周报《电子新闻》的专栏作家唐赫夫勒给加州的这个山谷起了一个绰号——“硅谷”。这个绰号的灵感来源于肖克利用于制造晶体管的主要元素,而这一称呼一直延用至今。 

  现在,史蒂夫进入了一个更好的学校,库比蒂诺初级中学。按理说,他的学校生活应该有所好转。可事实并非如此。史蒂夫比同年级的同学要小一岁。虽然他的身旁也有一些像他一样非常聪明的孩子,但他还是没能很好地融入到同学中去。 

  参加运动和加入兴趣小组能帮助孩子很容易交到新朋友,但乔布斯对这些根本不感兴趣。他唯一的体育活动便是在老社区的山景城海豚游泳俱乐部游泳,但是,游泳并不是一项团队运动,因此,史蒂夫便成为了同龄孩子中的独行侠。 

  幸运的是,史蒂夫还是交到了朋友,他就是比尔费尔南德斯。他和史蒂夫同班,与史蒂夫相比,比尔的年龄大一点,性格也更孤僻。他也对运动不感兴趣。和大部分周边居民一样,他们家的车库也被改造成一间装备良好的电子车间。比尔家的房子恰好坐落在史蒂夫上学的必经之路上,也是史蒂夫放学后经常逗留的地方。 

  因为两个少年都对电子学非常感兴趣,史蒂夫和比尔成了亲密的朋友。一次,比尔将史蒂夫介绍给住在他们家街对面的沃兹尼亚克一家。比尔所有电子方面的知识都是杰里沃兹尼亚克教给他的。杰里不光教自己的孩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还乐意与周围所有对此感兴趣的孩子一起分享。这也是洛斯阿尔托斯很多工程师的惯常做法。 

  比尔告诉史蒂夫,杰里最大的儿子是一个电气和电子方面的神童,而且他的名字也叫史蒂夫。 18岁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出生于1950年,比史蒂夫乔布斯大五岁,大家都叫他“沃兹”。沃兹已经深深迷上了电子学,他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电脑设计图纸,并常常在斯坦福大学的图书馆里研读技术方面的书籍。 

  沃兹是这样回忆他和乔布斯的见面的:“我记得,史蒂夫和我一起坐在比尔家门前的人行道上,坐了很久,只是分享彼此的故事——大部分是在讲我们的恶作剧,当然还有我们做过的那些电子设计。我们竟然有这么多共同点。一般情况下,我很难向人们解释清楚我做出的设计,但是史蒂夫一听就明白了。我很喜欢他,他是个瘦瘦的男孩,但是身上充满了活力。” 

  比尔和史蒂夫热衷于做一些像发射激光并用镜子让光线反射那样的研究,他们喜欢欣赏被镜子反射在墙上的光线。 

  每周二晚上,史蒂夫仍然会去参加惠普的探索者俱乐部。有一段时间,大概是在他12或13岁的时候,他决定要做一台频率计数器,这是用来测量一个电路中一定时间内通过的电子频率的仪器。但是史蒂夫发现,他想做的这台仪器需要一些非常专业的零件。 

  接下来,他大胆地做了一件异想天开却又合情合理的事情。史蒂夫回忆道:“有一天,我拿起电话,打给了比尔休利特——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他的电话是登记在帕洛奥图的电话簿上的。他接起了电话,态度非常友善。他和我聊了20分钟。 虽然他完全不知道我是谁,但最后还是给了我那些零件,并给我提供了一个暑期在惠普流水线上打工的机会。那条流水线就是用来组装频率计数器的。组装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我只是在里面拧螺丝。但是没关系,我已经仿佛置身于天堂中了。”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