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苹果电脑?这算哪门子企业名称?沃兹绞尽脑汁想找一个听上去更技术化的名字,比如新造一个词“Executek”,把“执行”和“科技”两个词融合起来,或者“矩阵”。但是史蒂夫说:“如果我们想不出其他更好的,那还是用‘苹果’吧。”
于是,他们还是使用了“苹果”这个名字。但是,为什么是“苹果”?是否因为史蒂夫相信他的直觉,预感到苹果是一个完美、古怪又反主流的名字?
在史蒂夫身上,有两个明显的跟“苹果”有关的联想:一是他曾经在苹果园中挥汗如雨,乐此不疲;二是他经常只吃水果餐。
史蒂夫和沃兹谁也不了解商业计划书或合同是什么东西,但是他们都知道公司需要启动资金。史蒂夫算了一下,购买和绘制电路板大概每个要花25美元。如果他们制造100个电路板,则需要2500美元。他们同意共同承担这第一笔成本支出,但是他们俩都没什么钱。
沃兹在惠普公司拿着一份体面的工资,但是他的开销也不小,他喜欢的立体声设备、电脑零件等都不便宜,而且他马上就要结婚了。史蒂夫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他的大众汽车。史蒂夫当初买这辆车的时候,他的爸爸认为它并不值什么钱,但是史蒂夫将它卖到了1500美元。沃兹期望以500美元的价格卖掉他心爱的惠普65计算器,但最终买家只支付了 250美元。
不幸的是,史蒂夫的汽车不久就因为故障被退了回来。他同意支付对方一半的维修费用,但是,那也花掉了他很多积蓄。不管怎样,他们俩最后还是一起攒够了他们需要的资金,并且找到了一个人绘制沃兹的电路板。
史蒂夫同时劝说沃兹接纳另一位合伙人──41岁的罗恩韦恩。自从在内华达州的生意失败以后,韦恩就在雅达利公司工作。沃兹认识到,在商业方面,他和史蒂夫都不是内行,他同意让韦恩加入。他们决定,鉴于韦恩在商业方面的专长,他可以持有公司 10%的股份。沃兹和史蒂夫则平分余下的部分,每人持有45%股份。
韦恩自愿起草了合约,拟订了最初的操作手册,设计了公司的标志——这是一幅牛顿爵士(阐释了重力定律的科学家)坐在一棵苹果树下的画面。
1976年愚人节那天,史蒂夫只有21岁,他们三人聚在韦恩山景城的公寓中,签署了这份合约。史蒂夫是唯一一个用小写字母签名的人。
但是,由于以往经商失败的教训,韦恩不久就开始感到担心。因为协议构成的是合伙人关系,因此,如果其中一人欠下债务,其他人都要对债务负责。韦恩严重怀疑,史蒂夫现在迫切要求他们为苹果电脑公司付出的资金,将永远挣不回来,他还担心不久就可能惹上一身债务。因此,11天之后,他签署了退出协议的必要文件。于是,史蒂夫和沃兹又成为了五五分成的合伙人。经过日后的计算,如果罗恩韦恩当年保留了他那10%的股份,他现在应该是个资产过10亿美元的大富翁了。
史蒂夫和沃兹开始制造一款电路板,并准备在家酿计算机俱乐部进行展示。在俱乐部每周的聚会上,沃兹介绍了他的设计。史蒂夫发现,比起制造一台电脑,会员们对买到成品的电脑更感兴趣。家酿俱乐部的常客保罗特雷尔就是其中一员。在阿尔泰和其他迷你电脑出现的时候,特雷尔想要销售家用电脑,并且已经开了一家名叫“字节商店”的电脑商店。他像
史蒂夫一样,意识到家用电脑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的第一家商店位于山景城的国王大道,那是一条长长的、繁华的主干道。
在家酿俱乐部结识史蒂夫的时候,特雷尔并没有对他本人或他的表现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只是给了史蒂夫一张名片,并说:“保持联系。”
第二天,史蒂夫光着脚、带着一个完成的电路板,兴冲冲地来到字节商店。“我来和你联系了。”他说。特雷尔希望,史蒂夫和沃兹能造出一部完整的电脑,而不是一个带有一堆芯片、却没有微处理器的简单的电路板,而微处理器正是一台电脑的“大脑”。
他确切地告诉了史蒂夫他想要什么——一台组装完备、制造完成的功能型电脑。
史蒂夫善于谈条件,他问特雷尔乐意为这样一台电脑出多少钱。特雷尔回答说,他愿意每台出价500美元,货到付款,预订50台苹果电脑。
日后,史蒂夫回想起那一刻,当听到特雷尔那些话的时候,他满眼都是起舞的美元符号。他接下特雷尔的订单,冲出商店,立刻给正在上班的沃兹打了个电话。“我震惊了,完完全全震惊了,”沃兹说,“那是苹果电脑公司首次,也是最令人震惊的成功。”
但是现在,他们真的需要很多资金去购买零件,来完成订单。毫无疑问,这项工作属于能说会道的史蒂夫,而不是害羞的沃兹。
史蒂夫又一次完全按照他的思路行事。他很少洗澡,从不梳头,而且觉得经常打赤脚也没什么不好。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公司的主管来面试他,他也不觉得衣着有什么重要的。不过,他马上就得到了教训。
史蒂夫去找雅达利的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他为史蒂夫介绍了一位他的重要投资人。那个人对史蒂夫邋遢的样子很不满。在开会的时候,史蒂夫将他的赤脚搁在那个人的桌子上,布什内尔当时就知道,史蒂夫和苹果电脑公司不可能得到这个人的投资了。
之后,无论是当地的银行还是其他一些商人都拒绝投资,包括史蒂夫曾经打过工的哈尔泰克商店的老板。在被拒绝数次之后,史蒂夫走进了另一家电子产品供应商店——克拉默电子公司。商店的经理并不相信这位头发乱蓬蓬、光着脚的大男孩说的是实话。他真的有一张订单,而且要卖给特雷尔50台电脑吗?史蒂夫坚持让经理马上给特雷尔打个电话。特雷尔当时在开会,但是广播呼叫他,说他有一个紧急来电。特雷尔接起电话,对那位满腹狐疑的克拉默的经理证实了史蒂夫的说法。于是,克拉默公司批准了史蒂夫的请求:卖给他们电脑零件,允许他们在30天内付清所有电脑零件的账单,而且不用支付任何利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史蒂夫和沃兹的资金负担。
苹果电脑公司开始高速运转——他们两人要从零开始,制造出50台电脑。30天,50台电脑。这个刚刚起步、自给自足的公司,开始在沃兹的公寓里生产字节商店的订单。沃兹的餐桌变成了工作台,堆满了成排的零件,上面还有一个禁止乱动的巨大警示标志。沃兹的新婚妻子对这样的安排非常不满,于是苹果电脑公司决定将他们的车间搬到洛斯阿尔托斯的史蒂夫 的房子——事实上是他父母的房子里。
一开始,他们在帕蒂原来的卧室里工作,渐渐便蔓延到了房子的其他地方,甚至占用了保罗乔布斯重新整理过的车库。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了:快要当妈妈的帕蒂——此时正期待着第一个孩子的出生——仔细地将芯片嵌入电路板中。史蒂夫的朋友丹科特基和他的女朋友伊丽莎白正好住在附近。伊丽莎白负责焊接,但是当她搞砸了几次后,史蒂夫对她大发脾 气,让她去记账,而他亲自负责焊接。
没有办公室,也没有职员。为了让苹果电脑公司听起来更像一家专业的企业,史蒂夫租用了一个接听电话服务。信息会直接传到家里,史蒂夫的母亲会将它们记下来,或者大声读出买家对产品的预期是什么。
在车库外面,沃兹测试每一个做完的电路板。如果它们运转正常,他就将它们装进一个盒子里。如果存在故障,他就在工作台上细致地检查,设法发现问题。保罗乔布斯迅速制造了一个可以检测电脑合格与否的设备,他让电脑整夜开着,检测它们是否会过热。
做完了第一批的几台电脑后,史蒂夫谨慎地将它们装在车上,开到了字节商店。而特雷尔对他订购的这些产品并不满意。他告诉史蒂夫,他订购的是完整的功能型的电脑。而史蒂夫带来的这些产品既没有键盘,也没有电源,连个外壳都没有。实际上,史蒂夫呈现给他的只是一些经过美化的电路板。但是,史蒂夫的态度异常坚定,丝毫不肯退让。奇迹出现了,特雷尔最终收下了这些产品。
现在,史蒂夫的公司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工作,向特雷尔交出他想要的产品。沃兹制造的电脑已经可以轻松地连上键盘。他也知道怎样将电脑连接上显示器。这些都不是问题。他们选定了一款电源线,迅速开始工作了。
一台完整的功能型电脑还需要软件,或者一种语言,这种语言可以指挥电脑完成一些附加功能。沃兹学过BASIC的知识,这是一种通用的计算机语言。家酿计算机俱乐部的一些成员会买来BASIC,再将其复制后免费交流。信息的分享至关重要。那时,一个软件开发者发现,他发明的语言被免费地到处分发,他异常愤怒。他写了一封抱怨的信,寄给家酿俱乐部的成员,质问他们如果开发者的产品不断被剽窃,他们还如何能期待有新的产品问世。那封信的署名是“比尔盖茨”。不过,尽管盖茨进行了抗辩,沃兹还是将BASIC语言应用在他们最新的电脑上。
那时,电脑还没有“记忆”,不能把数据存储到它的存储区里(包括已经使用BASIC的电脑在内)。关上电脑,“噗”的一声,所有输入的语言就都不见了!沃兹开创性地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他将BASIC语言输入到盒式磁带上。开机的时候,将盒子插入到一个特殊的卡槽中,这种语言便会快速上传到电脑上。这一革命性的改良意味着用户将不必记忆成篇的代码和在每一次开机的时候将它们重新输入电脑。
最终,正式的Apple I电脑被送到了字节商店,但是没有外壳。特雷尔还是将它们都收下了,并雇了一名木匠给这些电脑制造了木质外壳。与此同时,史蒂夫、沃兹和特雷尔已经将他们电脑的零售价定为了666.66美元。
现在,他们需要等待和观望:Apple I电脑真的能卖出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