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01 古今第一上门女婿

时间:2012-11-20 15:21   来源:

  01 古今第一上门女婿 

  叹上门女婿 

  2007年的某一天,在浙江某地的一个婚姻介绍所内人头攒动,工作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全世界的学业精英男似乎都聚集到了这里,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入赘到浙江某地。以下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各位先生,贾小姐的资料你们都看了,现在我们挑选了四位先生与贾小姐见面,由贾小姐来选择其中两位进行交往,最终挑选一位做意中人。”大厅里的男人们停止了喧哗,眼睛端详着工作人员手中的白纸,眼里充满了期盼。

  “贾非假、甄亦真、西门一梦、夏村树四位先生请进。”四人一听,脸上的表情大不相同:有的兴奋、有的痛苦、有的平静如水、有的面红耳赤。四人来到一个密闭性、隔音性非常好的房间坐下。突然四盏高亮度的灯打在了他们的身上,对面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我叫贾一灵,是浙江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贾鑫的独生女。我很忙,想听听你们四人的个人情况。你们谁先说?”

  “我先说,我叫西门一梦,东北人,大学毕业后来到你们这里创业,但不料被骗了,公司倒闭了。这人吧,特别是男人,活一辈子得闯出一番事业,而且从哪里摔倒了就得从哪里爬起来。我现在不但分文没有而且欠下一屁股债,所以,我想尽快站起来。”

  西门一梦说完后,一直面无表情的贾非假突然开了口。“我叫贾非假。”“哦?你也姓贾。”“呵呵,五百年前是一家,有缘呀,贾小姐。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一个支撑我文学梦的依托。我要出一本书,但他们说太文学化了,没有市场价值……”

  见贾非假的话越说越多,甄亦真连忙说道:“我叫甄亦真,我是中国第一名牌大学的MBA。因为工作不好找,我又不想浪费了我的才学,所以才参加征婚。这样,我可以迅速将我的才学应用到市场,不但为我而且会为你们带来更多的财富!”

  “你呢?”台上的声音在询问一直没有说话的夏村树。面红耳赤的夏村树用低低的声音说道:“我是某某大学的博士生,家里穷、父母又有病,急需用钱。”回答得干脆利索。

  上述故事中的四个男人所争的就是一个上门女婿的名额。上门女婿自古至今都存在着,封建社会上门女婿的地位低下,其地位介于主人与仆人之间。在古代,对上门女婿非打即骂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出现殴打至死的情况,可以参考奴仆的赔偿金额赔偿上门女婿。

  如今人们已经不再明目张胆地歧视上门女婿,2007年年初《南方周末》便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浙江某地流行了十几年的上门女婿风潮。上门女婿中不仅有博士生、硕士生的中国人,而且还有一大群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

  尽管如此,但在大部分人心中乍一听上门女婿这个词,还会有一些异样的感觉。让我们闭起双眼,想象一下当上门女婿这一词闪现在头脑中时,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穷!穷得连自己都养活不起了。接着便是,衣衫褴褛露着大腿、冷嘲热讽字字如刀、日夜辛劳永作劳工……

  也许,正是这种社会歧视,才使得在古今上门女婿中出了很多能人。最知名的当属本书的主人翁左宗棠了。有些人管这种现象叫情商,例如,拿破仑因为被一个女人耻笑而奋发图强最终成为一代霸主。但不管怎么说,左宗棠作为上门女婿中的佼佼者是不争的事实。

  男人为什么做上门女婿? 现今的情况较复杂一些。而封建社会的入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贫富差异—男方太穷了。左宗棠也是如此。草根的命运,生命的代价。

  清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日(1812年11月10日,为了照顾读者习惯,无说明下皆为阳历),在湖南湘阴县东乡左家塅村内的一户普通人家里,人们正焦急地等待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随着一声令人揪心的婴儿蹄哭声,左观澜的脸上显露的不是兴奋而是哀愁。虽然他的家庭被人称做七代秀才之家,但秀才是没有功名的,在乡间常被称为穷秀才。七代秀才之家的名头,只能证明左宗棠家祖祖辈辈都是读书人而已。

  摆在左观澜面前的难题是:九口之家仅以48石米度日,本已捉襟,更何况又添一丁。母子都要补身子,营养必须要跟上。所以,左观澜跺了跺脚,“走,打工去!”。数日之后,左观澜便背起了行囊匆匆而去,带着满心的惆怅,怀着满心的希望。

  在那个时候,左观澜无法预料他的三儿子会给左氏家族带来什么。左宗棠不仅为左氏家族赢得了无上荣誉,更让左姓成为世人皆知的显贵姓氏。

  彼时的左家人员状况为:祖父左人锦,字斐中,现家中养老照看孙子孙女,是位国子监生。时年75岁,1817年过世。其祖母时年77岁,1814年过世。

  父亲左观澜,字晏臣(号春航),县学廪生,教书为生。时年其父36岁。母亲余氏,时年38岁。

  左宗棠(字季高)和两位哥哥左宗棫(字伯敏),左宗植(字景乔);三个姐姐。因左家在清代二百余年间都居于乡间,没有出过能人,所以左家尽管七代考取了秀才,但都没有一人能够鲤鱼跃龙门。自左宗棠的曾祖父左逢圣开始,左家三代教书为生。靠祖宗留下的田产租种过活,年产粮食48石。

  为了改换门庭,左观澜对于左宗棠兄弟管教甚严,特别是长兄左宗棫自小便背负着长子的重担,终日苦读,与星辰相伴。二哥左宗植天资聪慧(被誉为湖南四大才子之一,另三位才子为:邵阳魏源、益阳汤鹏、郴州陈起诗),12岁时就考取了秀才,此后,便停滞不前。左观澜看在眼中急在心里,日夜督促两个儿子的学习。就在这时,大祸至。长子宗棫在1823年时染病去世,时年23岁。

  左宗棫的死对左宗棠日后对功名的态度,不能说没有影响。长子的死换来了左观澜督教学业的些许宽松,然而,儿子的死使得母亲余氏日渐郁郁寡欢。1827年其母撒手而去,时年53岁。1830年左观澜也西游极乐而去,就在临终前左观澜为左宗棠订了一门亲,岳父名唤周衡在。

  为了大哥,他们放弃了继承权却承担起所有债务。左宗棠入赘周家是在1832年21岁那一年,因湘潭周家也是书香门第之家,因此和左观澜交好,又因周家见其子左宗棠有才子状,所以爽快地答应了婚事。左宗棠之所以能够成为周家女婿是因为他的学识获得了诸多人的认可,其中最为显赫的人物就是贺氏兄弟。但对周家来说,更现实的原因却是因为周家没有男丁。

  左宗棠3岁识字,4岁随父前往长沙左氏宗祠内的学馆学习,5岁开始读孔孟之书,8岁学八股文,11岁学书法,14岁参加童子试,15岁参加长沙府考试取得第一名,但山长为了照顾一位年老考生而降他为第二名。可就在这时,母亲病故,左宗棠只好赶回家中守孝,不能考取功名和远行。

  18岁时父亲又亡故,左宗棠继续守孝。然而,就在这一年,左宗棠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位伯乐,得到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的主编)的青睐。此公不惧年迈,经常为左宗棠爬上爬下取下藏书,借给这个后辈晚生阅读。

  贺长龄1831年回原籍之前,介绍左宗棠前往城南学院贺熙龄处就读。期间,他结识了罗泽南(罗山)、丁叙忠(秩臣)、邓显鹤(湘臬)、邹叔绩(汉勋)等。与此同时,左宗棠还进入了湖南巡抚吴荣光创办的湘水校经堂学习,一连七次考中第一名。

  1832年,21岁的左宗棠为了尽快考中举人,花钱买了一个监生的功名。这样,不必中秀才就可以直接参加乡试。当时,左宗棠的钱主要来源于:校经堂的生活费、做低级官员的二哥(1826年为新化训导)的资助以及一些借款。

  4月份左宗棠和二哥一起参加了乡试。考完试后,二哥便带着左宗棠前往湘潭周家准备完婚,左宗棠正式成为上门女婿。

  本来左家就不富裕,因为带头捐建左氏祠堂,左家积蓄已经不多。其后,祖父母、大哥、母亲、父亲相继病故。在封建社会“死人”是不能怠慢的,因此,左家积蓄都花在葬送死人身上。等到左宗棠母亲去世之时,家中欠款已达数百两。从某种意义上说,左观澜的死也是因沉重的债务所压导致的。

  左观澜去世后,家中欠债剧增。左宗棠此时没有收入,全靠二哥在外打拼。再加上买功名花费,使得兄弟二人难以生存。更为雪上加霜的是,大哥死后留下了孤儿寡母,他们的生活该怎么办?兄弟二人商量决定:家中债务全由兄弟二人承担,家中唯一的收入——48石谷物全部送给嫂子。

  而这时,周家发来书信要求完婚。因为,周家急需一个男人。周衡在病去后,有钱的周家由太夫人支撑,两个女儿虽然都很有才学,但毕竟三个女人在封建社会是很容易受到别人欺负的。所以,周家急切地希望左宗棠入赘,抵挡世俗的风吹雨打。

  社会给予男女的性别角色定位,使得左宗棠的心理必然受到某种冲击。在那个时代,男人要阳刚;女人要阴柔。男人要做英雄,横刀立马方显本色;女人要贤淑端庄,绿柳依依抚琴相伴。

  左宗棠带着忐忑之心来到了周家,他不知道他未来的妻子长得如何,性情如何。他更加忐忑不安的是自己将如何与陌生的一家人相处。左宗棠自幼好大言,因为自视才学颇高经常与人争论。左宗棠为人耿直,无论是什么人,见到不对他就喜指摘。这对于为人处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大忌讳。

  与此同时,左宗棠又非常狂妄。左宗棠的狂妄,早在幼时便已显现。左宗棠三四岁便在祖父膝前听学,八岁开始正式习作八股文。其狂妄之心便是从习作八股文文章开始的,每有一作便四处夸耀。兄弟玩伴略有不屑,便会遭来左宗棠的讨伐。左宗棠的狂,有着深厚的才学基础。大凡狂士,必有旁人难为之举,左宗棠也不例外。左宗棠幼年便志向高远,异于常人。

  左宗棠深知自己的脾气,如果周家不能忍受自己的坏性格、坏脾气,那么他的未来将一片黑暗。所幸的是,左宗棠的妻子不仅是一个贤惠端庄,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