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1课:理念是一种生产力

时间:2012-12-03 02: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第1课:理念是一种生产力

  王永庆曾经说:“天底下没有容易的事情,但是也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偏差。他们经常认为:只要不断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这种错误的认知,是很多人在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感到迷惘与彷徨的原因。

  我们努力了,但是却没有获得成功,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因很简单——在我们为了获得成功而努力的道路上,我们缺少一样东西——理念!

  理念是我们对于某一个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如果我们将成功比喻为灯泡,将努力比喻为电流,理念就是将电流送入灯泡的电线。如果我们想要顺利的发出光芒,我们就必须正确的连接电线,并且确保电线完好无损。

  我们不仅要有理念,更要有正确的理念!

  确定你的理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个人所追求和向往的未来展望。苏格拉底(Socrates)曾经说:“人类的幸福和快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经常会有这样的想法:现实是非常残酷的,理想主义者不仅无法成功,反而会被生活抛弃!许多年轻人经常会倾向于“务实”精神,将结果看得比任何事情更重要,尽量不做白费力气的事情,既然结果渺茫,为什么要浪费自己的时间?

  台塑集团成立之初,以PVC塑料粉作为产品。当时,台湾的PVC塑料粉的生产,已经趋于饱和。台塑第一年所生产的PVC塑料粉,几乎没有销路,大量积压在厂区内,股东们见状,纷纷提出退股的要求。王永庆被迫买下股东所退的股票,一个人支撑起台塑公司,可谓是前景惨淡。在这种情况下,王永庆却提出增加产量和投资的要求,向下游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加工。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立刻遭到公司高层的强烈反对。在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竟然还要增加产量,这只会让公司越来越难以负荷。但是,王永庆却力排众议,决定将台塑的PVC塑料粉的产量扩大四倍,由原来的每天四吨,增加为每天二十吨!事实证明,王永庆获得最后的胜利!

  现代人做事都讲求可行性分析,也就是说,在一个企划的前期准备工作的时候,我们就对这个企划可以达到的最终效果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为决策提供依据。王永庆在产品大量积压的情况下,反而扩大生产,即使不是完全没有可行性,成功的机会看起来也是相当渺茫。

  王永庆的事例,为我们指出年轻人经常有的错误观念,那就是——结果!

  其实,我们所谓的“结果”,只是我们想象出来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结果。事情还没有发生,不可能产生真正的结果。如果我们被自己的想象所吓倒,我们就无法获得成功。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结果”?

  王永庆之所以可以成为“经营之神”,就是在于:他可以用伟大的理想,驱散不确定的结果所带来的恐慌!

  虽然王永庆很少谈及理想,但是从他的创业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王永庆始终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不已——发展自己的企业,并且让它存活下去。

  苹果计算机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曾经说:“我一定要让全世界的人,都拥有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史蒂夫?乔布斯的宏大理想,固然令人钦佩和赞赏,但是王永庆的务实理想,却也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不同的,我们想要解开迷惑和获得成功,就必须先树立正确的理想!

  理想是有条件的,不是我“想”,不是我“能”,而是在两者综合作用下的理性思维的结果。

  年轻人在确定理想的过程中,很容易将“妄想”当作理想。理想不是空中楼阁,不能搭建在想象之上。人类所做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制约既来自于外界环境,也来自于人类自身。外界环境的制约在于:我们很难超越时代,也很难超越这个时代所附加的观念和体制。人类自身的制约在于:我们天生就有优势和劣势,例如:有些人的柔软度很差,有些人的智力有缺陷……这都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很少有人可以超越制约,即使超越制约,也大多难以融入到社会和群体中。

  梵高(Vincent Van Gogh)是一个极具天赋的印象派画家,经常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并且说:“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但是,这都没有关系……” 梵高在世的时候,非常的疯狂和寂寞,死后却被人们顶礼膜拜,一生很难说幸福和快乐,令人慨叹不已。即使如此,梵高依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但是,梵高的坚持和超越,是否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呢?

  我们注意到,即使是梵高这种为了艺术而疯狂的画家,他的理想也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他的天赋和才华。但是,有天赋和才华的画家,却是极少数的。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不断的盲目的努力,只获得梵高似的痛苦和迷茫,却无法获得梵高似的名声和成就,是我们都不乐意看见的。因此,一定要慎重的选择自己的理想。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膨胀的欲望与野心所鼓动,把“我想”等同于“我能”,结果却是一败涂地。

  王永庆从早年经营米店开始,就表现出过人的经营管理的天赋。王永庆选择“企业家”作为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正好就是基于对自身的衡量。

  王永庆的经历,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建议:选择你所擅长的,来作为你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理想可以为我们指引方向,只要方向正确,即使路上的荆棘密布,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代医圣李时珍,早年并没有以行医作为自己的理想,而是像普通的读书人一样,希望经由科举得到功名,进而走上仕途。但是,李时珍经过三次科举考试,甚至因为过度用功而罹患重病,他的举人梦还是彻底的破灭。无奈之下,李时珍抛下八股文,转而学习医术。经过几年的磨练,李时珍逐渐的展露才华,显示出高超的医术,并且完成传世经典《本草纲目》的编撰!

  李时珍将“我能”作为自己谋生的职业,却在职业的历练中,找到自己的正确理想,成就“一代医圣”的盛名!

  即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也要有正确的理想,来作为自己的指南针,确定自己的方向!

  智慧箴言

  什么是理想——一种强烈地、想要达到某种层次和境界的愿望。 

  实现理想的过程——持之以恒去实现的奋斗过程。其中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用坚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去克服和战胜的过程。 

  制定详细的目标——将你的理想分成若干个阶段,依次逐步去实现。每一个阶段都应制定实现的期限,用以提醒自己。 

  怎样保证自己坚持下去——在挫折中爬起,你会收获和成长。在成绩中总结,你会更坚定为实现理想的信念。

  用心体会,你会有所收获。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