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Ⅴ.生不逢时的瓦良格

时间:2013-01-23 13: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Ⅴ.生不逢时的瓦良格

  就在邵淳被推到中国证券市场最前沿之时,停在黑海的前苏联“瓦良格”号在建航母却给它的所有者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

  从1992年到1995年,中国总共派出五批考察团考察“瓦良格”,和乌方进行相关磋商。当时中方的思路,一种是买个半成品,一种是自行研制,前一种更适合起步,因为中国从来没有造过航母,连个设计师都找不到,不像造两弹一星,还有从海外归来的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

  只是,乌克兰从一开始试图将瓦良格卖给中国,就受到了美国的干涉。

  80年代末,中美关系急剧恶化。在美国的压力下,乌克兰将瓦良格上的重要舰载设备进行了部分拆除或轻微炸毁,瓦良格基本上成为一个空船壳。但乌克兰显然留了一手,有关设备没有完全损毁。中国考察团经过几次考察,认为国内缺乏航母建造的基础设施,又经相关部门预算,完全建完这艘航母需要700亿元,按照当时汇率,大约是90亿美元。事实上,当时全年军费预算才80亿到100亿美元,分摊到海、陆、空、二炮四大家,海军分到手的那点钱就更少了,根本没能力购买航空母舰。

  1993年,乌克兰第一副总理卡?尼?马西克来到尼古拉耶夫考察,同样被瓦良格的庞大身影所震撼。沉思片刻后,他问造船厂主任、建造师谢列金:“我们能不能集中力量把它建成?”谢列金对副总理的心情十分理解,说:“我们何尝不想建成呢?如果能把该航母建造起来,不仅会使黑海造船厂活起来,而且还可以让数万家企业获得新生。”但谢列金接下来苦笑着说:“可是无论俄罗斯还是乌克兰,现在连拆毁这条船的钱都拿不出来,怎么可能在近几年内拨款续建呢?”

  不久,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瓦良格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在谈判桌上,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约为20亿美元,即可以一条完整的军舰出售;俄方认为只应支付未付的30%。乌方原来已付的款项属于苏联支付,现在已归属于乌克兰。如果俄罗斯需要瓦良格,只能重新从乌克兰购买。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马卡洛夫打断他们说:“瓦良格不可能再完工了!”大家问道:“为了将“瓦良格”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马卡洛夫回答道:“需要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这个强国不复存在了。”所有在场的人终于明白:在国家解体的情况下,再要将“瓦良格”建成已经没有可能。

  1993年11月,乌克兰政府正式下达停建“瓦良格”号的命令。此后俄乌之间仍有协商,但都是无果而终。1995年,此前一直属于俄罗斯黑海舰队的瓦良格正式退出俄罗斯海军编制,归属乌克兰。乌克兰总统库奇马决定:将瓦良格的命运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得到这个消息的许多外国商人都打起了瓦良格这艘“半拉子航母”的主意。

  著名的法国中介公司幻想把“瓦良格”号改装成奢侈独特的“海上机场酒店”,像航展那样向游客演示现代飞机的起降,但舰上舱室多数只有2.2米高,不能满足旅游船的标准。

  还有一家荒唐的英国公司咨询乌克兰政府,探讨能否把“瓦良格”号变成“装甲式监狱”,理由是舱室的高度正合适。乌克兰人则另有一个疯狂的想法将它改建成一个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发射商业运载火箭和卫星的平台!                

  而此期间,正值“乌里扬诺夫斯克”的拆卸工作将完未完之际,挪威的造船公司撤销了他们的6艘大型商船的订单,代价只不过是比起订单额来说微不足道的定金;美国公司则趁机把废钢铁价格压到了每吨150美元。“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核动力航母就这样被美国、挪威联合绞杀在摇篮中。美国显然对从航母身上拆卸下来的废钢铁没有兴趣,只是不愿意把这样一艘顶级航母留给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这对乌克兰和黑海造船厂来说,不啻为晴天霹雳。

  1995年12月,库奇马总统访问了北京。

  1996年1月,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引述随总统出访的副总理阿那托利?基纳赫的话说,中乌正在为乌克兰未完成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运往中国造船厂一案进行谈判。他表示“瓦良格”号最终有可能在中国进行解体作业。

  实际上,此时中国对航母的热情正在逐渐消退,资金是一个重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埋头经济建设,注意力放在外交上与欧美各国重修旧好,购买瓦良格这样的敏感装备变得不合时宜。此外,90年代初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欧文斯海军上将曾提出“航母无用论”,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发展核动力潜艇。

  此后美国又提出“武库舰”计划,似乎美国海军对于未来航母的发展也产生了怀疑。航母大国对航母的怀疑,也引起了中国的注意(其实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建造第一艘航母“莫斯科”号的时候,美国同样抛出过“航母无用论”。2007年美国又开始建造目前为止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母舰“福特”级核动力航母)。

  尽管这个时候有两件事刺激了中国,但并没有引起决策者对航母的兴趣。一件是1993年“银河”号事件,美国海军以怀疑中国向伊朗运送化学原料为由,在公海上拦截中国商船“银河”号,并强行检查;还有一件是台湾海峡对岸的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大陆方面1995年7月到1996年3月在东南沿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招致美国海军两支航母舰队前来“示威”。

  苏联-俄罗斯,这个曾经拥有9艘航母的世界大国,如今仅剩下“库兹涅佐夫”号孤独地守望着辽阔的海上疆域。“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已经拆卸。“瓦良格”号则伤痕累累地躺在黑海造船厂,没有人知道它将何去何从?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