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信息是最宝贵的资源,每一个人都要随时了解各种信息。其中,电话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工作中密不可分的沟通工具。如何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样引起对方的兴趣?怎样才能让对方愿意聆听你的电话?何时打电话最得体?电话使用过程中又该注意些什么?使用电话又有哪些技巧?注意并掌握电话使用中的一些礼仪规则,可为你的交往架起友谊和成功的桥梁。
电话形象礼仪
人们通过电话交往,往往依据对方的声音和使用电话的习惯,获得对方的印象。电话交谈是一种特殊的交谈,它不像人们面对面交谈那样可以直接留下直观的印象,但它可以突破地域空间的限制,通过电话里传来的声音、语调、语言等让人做出想象的知觉,而这种想象的知觉又常常成为双方今后建立友谊和信任的基础。所以,作为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人际沟通形式,电话是有形象的。
通过电话交谈使人感受到并反映出通话人的礼仪修养叫做“电话形象”。因此在掌握电话礼仪前必须具有电话形象的意识。
如何打造一个彬彬有礼的电话形象?如何给人留下“带着微笑的声音”的好印象?或者通过电话让人感受到你的亲切、热情、礼貌,赢得信任,从而对你个人或组织产生好的印象。电话形象由电话交往中的语言、内容、态度、表情、举止、时间感等方面构成。其中,主要取决于电话的语言与声调。
人们当面交谈,即使语调不悦耳、言词不够典雅,也可以通过表情或动作以弥补,电话则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所有的印象都靠语言、声音来判断。所以,电话交往一定要注意态度友善,语调温和,讲究礼貌。掌握使用电话的基本技巧和礼仪,对于维护自身的电话形象是非常重要的。
礼仪精髓:
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电话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通信工具,因为其快捷简便,所以被广泛运用,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然而,运用得体,它会带来成功;运用不得体,它又会成为人们交往中的绊脚石。
电话的语言礼仪
1.态度礼貌友善
使用电话沟通时,应该始终把对方视为一个面对着的正在交谈的人。尤其是公关人员,应该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组织的一名公众。电话接触就是对公众的一次“亮相”。应该持慎重的态度。从构筑良好形象的愿望出发,电话用语应该善待他人,多用肯定语,少用否定语,酌情使用模糊语;多用致歉词和请托语,忌用生硬傲慢的语言。
2.信息内容简洁
电话用语要言简意赅,把需要陈述的内容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留有一个精明干练的形象。通话忌说话吞吞吐吐,含糊不清、东拉西扯。正确的做法是:问候客套完毕,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讲空话、废话。
3.语调温和、语速适中
礼貌的语言,柔和的语调,往往会给对方以亲切的感觉,具备魅力的声音容易使对方产生愉悦感。所以电话用语应该做到语调、语气温和,语速适中。如果说话语速过快,如同连珠炮不加停顿,对方会听不清,感到你在应付了事;语速太慢,则又会引起对方不耐烦,显得你为人做事懒散拖沓;语调太高,对方听了刺耳,太低,不但听不清楚,还会感到你有气无力。正确的做法是传送你自然的语调、语速,遇到一些数字、人名、地名或关键的句子,要强调、放慢语速,或停顿,或重复一遍,以利对方听明白。
4.使用礼貌用语
应该尽量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再见”“不必客气”“请”“非常感谢”“我能为您做些什么”,等等。
礼仪精髓:
说话听声,锣鼓听音。由于缺乏直观形象,对方无法看到你的表情和手势,全凭听觉判断,因而打电话的语言礼仪就显得非常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