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第十一篇 处世礼仪

时间:2010-01-28 15:50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为人处世是人生当中最深的学问,一个不会做人、不会处世的人,决不会有什么辉煌的成就。生活中,怎样对待人情往来,怎样对待朋友之间的距离,怎样营造一个和谐人际氛围,怎样才能做一个有人缘的人,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和学习的。

  通晓人情往来

  通晓人情,就是要有一种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的态度。从正面讲,就是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好像肚子饿了要吃饭,应该想到别人肚子也饿了,也要吃饭;身上冷了要穿衣,应想到别人也与你一样。懂得这些,你就要“推食食人”、“解衣衣人”。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爱面子,就别伤别人面子;你要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有人缘的人,才会广交朋友,受人欢迎。话虽这样说,但人情的“通”,人缘的“有”,是不能靠守株待兔的,天上不会掉下一张馅饼,人情要去做。

 

  李先生与赵先生在一家商场相遇,赵先生带着他的独生女,两人边走边谈些生意上的事情,当经过衣柜时,李先生注意到赵的女儿的眼光落在一件红色衣服上。第二天,李来到赵的家,送给赵的女儿一件红色的礼物,赵的女儿很开心。于是,赵先生与李先生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礼仪精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处世离不开“人情定律”,不懂不察人情是不可以的。因为,人情是无根的东西,想要固定它,必须牢牢地掌握它。

  乐于帮助他人

  有一种说法,生活不需要技巧,讲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不要怀着某种个人目的。因为,一旦对方发现自己是被你利用的工具,即使你对他再好,也只能引起他对你的敌意,并拒绝和你继续保持关系。

 

  对别人的帮助,要落到具体的行动上,不要只停留在口头上。帮助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随便帮帮,一种可能是一帮到底,做足人情。第一种帮助不能说它不是帮助,因为它也能给人带来某种好处,但随便帮帮的帮助不是真正的帮助,因为这种随便的帮助在关键的时候,总是不管用。第二种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它能帮人彻底解决实际困难。我们时常用“两肋插刀”来形容朋友之间深刻的情义。也就是说,只有共患难的人是朋友!为什么呢?

 

  有些人,人缘看起来挺不错,新朋友一个接一个。但是真正需要帮忙的时候,只怕一个可依赖的朋友也没有。朋友自然也是由生而熟,在长时间的交往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见解,经由交流和冲突,而获致融洽。两个不同的东西,要完全融合,需要时间,时间是最好的考验。只有在面临变故的时候,能够共患难的人,我们才称之为朋友。帮助别人也离不开技巧。在具体的情景下,当你想帮助某个人时,你要注意具体方法,如何帮助他,才能使他真正得到你的帮助。一位残疾人坐在三轮车上上坡,但因坡度较大,他费了很大的劲也没上去。好心的你走上前,想帮助他,告诉他该怎样用力。你不知道,他此时最需要的,是你从后面推他一把,让他顺利通过这段道路。

  礼仪精髓:

 

  要获得真正成功的人际关系,就只能用爱心去和别人推心置腹地打交道。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